[发明专利]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6708.0 | 申请日: | 2015-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姬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棣向上机械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0 | 分类号: | C23C14/20;C25D5/14;C23C16/26;C23C2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孔金属材料多用于制作电池电极、过滤、催化剂载体等。石墨烯自被成功分离,就因其优异的物理特性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兴趣。作为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石墨烯中的电子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传导速度。根据其优异的导电性,使它在微电子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另外石墨烯材料还是一种优良的改性剂,把石墨烯作为导电材料与各种物质复合,应用到新能源领域如光伏,储能领域如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散热、导电等领域中。由于其高传导性、高比表面积,可适用于作为电极材料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承受较大电流冲击,可提高电池容量及使用寿命的金属复合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金属复合材料,包括至少含有镍粉和钨粉共混成形成的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以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上长出石墨烯;
所述的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为三维网状结构,以聚胺酯海绵材料为基体,三维多孔金属基底沿厚度方向,有三层金属沉积量,其比值为:
(3-10):(2-5):(3-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化学沉淀法包括以下步骤:
a)程序升温:升温速率在5-20℃/分钟,加热至反应温度900-1200℃,恒温40-150分钟;
b)导入碳源、氢气和保护气,气体流量为100-500sccm,反应时间50-200分钟;
c)反应完毕后控制降温速率为10-50℃/分钟,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镍粉和钨粉共混,形成混合均匀的粉体;
2)以聚胺酯海绵材料为基体,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在聚胺
酯海绵基材上沉积一层镍钨合金层,镍沉积量为0.2-0.8g/m2;
3)第一次电化学沉积:采用普通瓦特镍电沉积工艺及设备,在经步骤2)的基体上沉积镍钨合金层,控制镍沉积量为200-300g/m2;
4)第一次热处理:第一次电化学沉积后的半成品先在570-620℃焚烧后,再于950-980℃,在含70%氢气和30%氮气的保护气氛中进行还原处理,每平米材料热处理1.5-2小时;
5)表面处理:在9%(V/V)的硫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5min;
6)第二次电化学沉积:采用普通瓦特镍电沉积工艺,采用双阳极组合方式,两个阳极面积相同,在经表面处理后的基体上进行电化学沉积,控制两面同时镍钨合金沉积量为160-180g/m2;
7)第二次热处理:对经第二次电沉积的材料在600-620℃,在70%氢气和30%氮气保护气氛中,每平米材料保温1.5-2小时;
8)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上生长石墨烯,获得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保证多孔金属导电性能的同时增强了其内部孔连接结构的致密性和强度,由此改善了材料在应用于电极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及内阻过大的问题,且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耐蚀性能。采用两次电沉积及热处理技术,使金属沉积量分层分布,多孔材料在微观层面具有电流的缓冲界面,因此客观上体现出比普通多孔材料更能承受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由此不仅增强了电池的工作安全性,同时有效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更能满足动力电池的需要。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储能,光伏,散热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金属复合材料,包括至少含有镍粉和钨粉共混成形成的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以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上长出石墨烯;
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为三维网状结构,以聚胺酯海绵材料为基体,三维多孔金属基底沿厚度方向,有三层金属沉积量,其比值为:
(3-10):(2-5):(3-10)。
其中,化学沉淀法包括以下步骤:
a)程序升温:升温速率在5-20℃/分钟,加热至反应温度900-1200℃,恒温40-150分钟;
b)导入碳源、氢气和保护气,气体流量为100-500sccm,反应时间50-200分钟;
c)反应完毕后控制降温速率为10-50℃/分钟,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棣向上机械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无棣向上机械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冲孔的模具
- 下一篇:肛肠多功能中药熏洗机过滤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