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及其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636918.X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H01T13/04 | 分类号: | H01T13/04;H01T21/02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陆清源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火花塞 点火 系统 及其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软护套、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UP硬质管、第一通气孔、五道密封环、防尘帽、第二通气孔、拔插手柄、高压导线线体、点火线圈护套、喇叭口、弹簧、缩口式结构、铰接凸点,其特征在于铰接凸点(14)有一个以上,UP硬质管(3)顶上有防尘帽(6)、拔插手柄(8),UP硬质管(3)底部有火花塞软护套(1)、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2),火花塞软护套(1)是缩口式结构(13),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2)有铰接凸点(14),高压导线线体(9)一端套入拔插手柄(8),另一端有点火线圈护套(10),点火线圈护套(10)前端中间有沉孔安装弹簧(12),点火线圈护套(10)前端是喇叭口(11),UP硬质管(3)顶部有第一通气孔(4),拔插手柄(8)有第二通气孔(7),防尘帽有第二通气孔(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火花塞软护套(1)与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2)是伸缩式的缩口式结构(1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导线线体(9)的导线通过拔插手柄(8)、防尘帽(6),UP硬质管(3)连接到不锈钢火花塞连接端(2)和铰接凸点(1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防尘帽(6)与UP硬质管(3)之间用螺纹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导线线体(9)为一直管。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导线线体(9)通过连接弯头(15)与拔插手柄(8)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弹簧(12)为5mm。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导线线体(9)外径为17mm。
9.一种发动机管式火花塞点火系统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是:
步骤1,有凸点铰合底部采用缩口设计,火花塞过盈配合;
步骤2,高压导线与火花塞采用不锈钢螺纹连接;
步骤3,高压导线头部采用五道密封环加通气道的方式,配合防尘帽的鸭嘴式设计来密封;
步骤4,在插拔方面,头部采用硬橡胶的圆柱体设计,在头部有通气孔与高压导线套管连接;
步骤5,传输高压导线和降低整体导线外径为17mm,导线内部改为特殊材料的高压线体连接,外连线由六层材料芳纶丝、磁性橡胶、卷绕镍铬丝、硅橡胶绝缘层、玻璃纤维编织层、硅橡胶护套层设计的线体;
步骤6,与点火线圈配合方面,在点火线圈接触的护套处,内部设计有喇叭型的缺口,同时伸出的新型弹簧理论设计为5mm;
步骤7,高压导线工作,点火线圈首先脉冲高压电,高压导线将此高压电送至火花塞,火花塞高压放电并击穿电极间隙的空气介质,产生电火花引燃气缸体内的混合气体,发动机持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9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配电柜
- 下一篇:圆对称半导体激光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