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6919.4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18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陆清源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装置 及其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催化消声器装配的情况下,整车排气管路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按照现有的前端进气、后端排气的方案进行布置。整车排气管路连接现有催化消声器会同车架产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催化消声器在整车布置时排气管路同车架及驾驶室干涉以及催化消声器进气口存在开裂隐患的问题,造成无法配套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包括进气管、加强管、排气管、消声器本体、倾斜角、均衡口和过渡圆弧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倾斜方向与整车进气管路布置相配合,消声器本体(4)侧边底下安装有排气管(3),消声器本体(4)顶上对角方向安装进气管(1),进气管(1)底下安装有加强管(2),加强管(2)位于进气管(1)至消声器本体(4)之间,消声器本体(4)与加强管(2)、及加强管(2)与消声器本体(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紧,进气管(1)与消声器本体(4)之间有倾斜角(5)。
加强管(2)底座是法兰。
进气管(1)侧面有均衡口(6)。
排气管(3)有过渡圆弧管(7)。
发动机设置催化消声器通过改变进气管路走向,将催化消声器倾斜到要求的管路方向,并将催化消声器上的传感器座根据整车布置要求调整,在设计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和催化消声器本体链接部分增加加强管,稳定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避免因催化消声器整车无法配套的问题。
2、避免因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没有支撑存在开裂隐患的问题。
3、增加催化消声器在整车匹配时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进气管(1)、加强管(2)、排气管(3)、消声器本体(4)、倾斜角(5)、均衡口(6)、过渡圆弧管(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实施例1,参照附图,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通过改变进气管路的走向,将催化消声器上的传感器座根据整车布置要求做相应调整(图1、图3所示)。同时在新设计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和催化消声器本体链接部分增加加强管,从而来提高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的稳定性。具体是消声器本体(4)顶上安装有进气管(1),进气管(1)与消声器本体(4)之间有加强管(2)连接固紧,加强管(2)通过焊接装固在消声器本体(4)顶上,加强管(2)与进气管(1)之间也通过焊接固紧,进气管(1)与消声器本体(4)之间成倾斜角(5),倾斜角(5)的角度以进气管便于安装整车排气管路空间布置,并不产生与车架干涉为宜。加强管(2)作为支撑结构安装在进气管(1),避免损裂问题。排气管(3)安装在消声器本体(4)侧边角。
实施例2、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包括进气管、加强管、排气管、消声器本体、倾斜角、均衡口和过渡圆弧管,其特征在于消声器本体(4)侧边底下安装有排气管(3),消声器本体(4)顶上对角方向安装进气管(1),进气管(1)底下安装有加强管(2),加强管(2)位于进气管(1)至消声器本体(4)之间,消声器本体(4)与加强管(2)、及加强管(2)与消声器本体(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紧,进气管(1)与消声器本体(4)之间有倾斜角(5)。进气管(1)倾斜方向与整车进气管路布置相配合。加强管(2)底座是法兰。进气管(1)侧面有均衡口(6)。排气管(3)有过渡圆弧管(7)。发动机设置催化消声器通过改变进气管路走向,将催化消声器倾斜到要求的管路方向,并将催化消声器上的传感器座根据整车布置要求调整,在设计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和催化消声器本体链接部分增加加强管,稳定催化消声器进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