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后置纳滤膜净水器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7352.2 | 申请日: | 2015-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倍加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4;C02F1/50;C02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成都市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置 滤膜 净水器 制作方法 | ||
1.一种前后置纳滤膜净水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硅灵晶抗菌抑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纳滤膜过滤装置(7):该纳滤膜膜壳的上盖上设置有旋接壳体的螺母(56),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旋接上盖的螺栓(57),所述纳滤膜过滤芯设置在膜壳的中部(58),膜壳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7c),膜壳上部的右侧面上开有出水口(7d);所述硅灵晶抗菌抑垢装置(6)的出水口与纳滤膜过滤装置(7)的进水口(7c)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灵晶抗菌抑垢装置(6)的结构为:该密闭容器的上阀座中设置有连接筒体的螺旋外丝口(36)、第一硅胶密封圈(39)、筒体的上口设置有连接上阀座的螺旋内丝口(37),上阀座中心设置有圆形卡管(38)、第二硅胶密封圈(40),圆形卡管的中心固定有一由滤芯壳(41)和抗菌层组成的净化部件,所述硅灵晶抗菌抑垢层设置在滤芯壳的中部(43),滤芯壳的上部设置有内置导流管(42)、下部开有渗水缝隙(42),该密闭容器阀座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6c、右侧设置有出水口6d;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出水口与硅灵晶抗菌抑垢装置(6)的进水口(6c)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结构为:该密闭容器中设置有一环形筛板(31),筛板上遍布渗水孔,筛板表面自下而上设置有第二细纱过滤器(30)、多功能复合滤料滤层(29)、第二次细纱过滤器(28)、卵石滤层(27),密闭容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5c),筛板下方的容器右侧面上开有出水口(5d)、密闭容器的左侧面上开有反冲洗入水口(5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密闭容器中卵石过滤层(27)的上方设置有弧形布水罩(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密闭容器中的第二次细纱过滤器的孔径为0.35mm、多功能复合滤料滤层的粒径为1.0-1.5mm、第一次细纱过滤器的孔径为0.4mm、卵石滤层的粒径为1.5-2.5mm,总滤层厚度>1.82m;所述硅灵晶抗菌抑垢装置(6)的密闭容器中的硅灵晶抗菌抑垢层的粒径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密闭容器由筒体和上封头焊接而成;所述硅灵晶抗菌抑垢装置(6)的密闭容器由筒体和上阀座螺旋连接而成;所述纳滤膜过滤装置(7)的密闭容器由膜壳和上盖螺旋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筒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f),密闭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反冲洗排污口(5g);所述纳滤膜过滤装置(7)的膜壳的顶部设置有排污口(7e)。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的筒体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填料进口(32)、左侧面下部设置有填料出口(3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圆凹形固定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螺旋固定件,所述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装置(5)置于该圆凹形固定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倍加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倍加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73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阻燃耐温耐腐热电偶用特种补偿导线
- 下一篇:教学用三相交流电缺相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