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治前列腺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7563.6 | 申请日: | 2015-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K36/47;A61P13/08;A61K35/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治 前列腺炎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在50岁以下的男性中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1978年Drach提出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概念,将前列腺炎分为4类: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bacterialprostatitis,ABP);②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bacterialprostatitis,CBP);③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non-bacterialprostatitis,CNP);④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其中,ABP+CBP约占5%,CNP占64%,PD占31%。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血淋”,“劳淋”和“隆闭”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肾气亏虚,气滞瘀阻,湿热蕴郁下注所致。用通经破淤,活血逐瘀,清热除湿,调节免疫,可治疗前列腺炎。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前列腺炎类型其病因不一。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占主导地位,在非细菌性前列腺和前列腺痛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可能是一诱发或初始作用因素,而非感染性因素可能占主导作用。
在前列腺炎发病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感染因素
(1)细菌: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少数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革兰阳性菌在病因学中的作用尚有争论,大多数研究者同意肠球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然而其他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细球菌、类白喉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许多学者还持有疑问。最近一些研究者认为,革兰阳性细菌除肠球菌外,很少引起明显的前列腺炎。在国内,患者前列腺液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常见的细菌,是否菌种上与国外情况不同,还是属于尿道菌的污染,需待进一步阐明。多数前列腺感染是单一致病菌引起,然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菌株或类型细菌引起者也时有发生。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后的尿液逆行或反流感染。感染的尿液可经开口于后尿道的前列腺导管入侵。尿液流入前列腺比较常见,而且肯定在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者对前列腺结石通过结晶形态分析,发现结石中许多成分在正常前列腺液中不会出现而仅出现于尿液中。其他可能包括直肠内的细菌通过直接扩散或淋巴扩散和血源性感染扩散。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和他们的女性性伴侣的阴道分泌物有相同的致病菌,这就提示: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是性交过程中细菌经尿道外口逆行感染的结果。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合并淋病奈瑟菌前列腺炎为性接触性疾病。无避孕套保护的肛门直肠性交可能因肠道细菌感染引起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附睾炎,同样也可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许多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经尿道插导尿管并发尿道感染的结果。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径可能是:①上行尿道感染;②排到后尿道的感染尿逆流到前列腺管;③直肠细菌直接扩散或通过淋巴管蔓延侵入前列腺;④血源性感染。(2)支原体和衣原体: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病变,已有资料表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8倍,有人认为分解尿素尿原体(ureaplasmasurealyticum)及沙眼衣原体或许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但证据仍不充分。许多学者认为,分解尿素尿原体或许是这种前列腺炎的致病原因,也可能是一种腐生生物(saprophytes)。沙眼衣原体是否为前列腺炎致病因素,尚有争论。男性40%非淋菌性尿道炎和35岁以下多数急性附睾炎均因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而大约1/3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有尿道炎。因此,它有可能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但不少研究证明即使有,也不是重要的因素。(3)真菌及寄生虫:真菌引起前列腺感染主要见于AIDS患者。患者的抵抗力遭到严重的损失,发生真菌性前列腺炎。引起前列腺炎的寄生虫主要有阴道毛滴虫、血吸虫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未经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7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仙草利尿通淋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