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牲畜类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8457.X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波;黄丹平;罗玉梅;石艳;刘少北;曾涛;张强;刘春;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吴彦峰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牲畜 屠宰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牲畜类废水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牲畜类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屠宰是肉食加工工业中的耗水大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制品需求的增大,屠宰厂、肉联厂的废水排放量也日趋增长。牲畜类屠宰加工业产生的废水多呈褐色,并带有难闻的腥味,其中含有大量的油污、油脂质、毛、肉屑、骨屑、内脏杂物、未消化食物及粪便等固体悬浮物,这些杂物的流出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甚至毁灭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
屠宰废水大多为高色度,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具有悬浮固体浓度高、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等特点,但其中高浓度有机质不易降解,处理难度较大,且该类废水受淡旺季和生产非连续性影响,废水量及水质变化较大。
目前对屠宰类废水的治理,多采用以生物法为主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好氧、厌氧及兼氧等处理方法,但由于该类废水油脂含量较高,沉降性能差,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加上屠宰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分布也较为分散,传统的处理方法受到了规模、资金、技术和条件的限制,使废水在排除前不能进行深度处理,彻底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成本低、处理能力大、抗冲击性能好的牲畜屠宰废水处理工艺,为中小型牲畜类屠宰企业提供一种经济、高效、操作简单、容易实现的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牲畜类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水通过机械格栅进行过滤除渣;
2)经格栅粗处理的废水依次流入隔油池及混凝沉淀池进行隔油沉淀处理;
3)经隔油沉淀处理的废水进入厌氧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对大分子有机物及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分解;
4)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进行好氧处理,将污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
5)经好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沉淀处理,污泥进入污泥池,上层清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机械格栅为两组,其中粗栅格在前,细栅格在后,粗格栅删条的间隙为20mm,细格栅删条的间隙为4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隔油池上部安装往复刮油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混凝沉淀池需加入混凝药品进行沉淀。
作为一种优先,所述混凝药品为聚合氯化铝。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好氧处理过程还设置有风机射流曝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沉淀处理工艺需加入高分子生物絮凝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高分子生物絮凝剂为聚谷氨酸、聚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层清水需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屠宰废水首先通过机械格栅进行过过滤除渣,其目的是除去废水中的毛皮、肉屑、骨屑等粗大杂物,以保护后续管道设备,便利后续处理过程,防止后续处理管道被粗大物质破坏,影响使用效率及设备处理寿命。
由于未经处理的屠宰原废水中所含杂物种类比较多,且杂物尺寸范围较宽,除了含有屠宰物本身还可能包含有屠宰使用的各种工具,支架等物质,为了防止杂物在格栅处杂堆,提高格栅筛选效率,设置两组格栅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且粗格栅在前,细格栅在后,粗格栅删条的间隙为20mm,细格栅删条的间隙为4mm。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废水杂质的分批处理,废水先通过粗格栅对粒径较大的物质进行过滤,然后再通过细格栅对颗粒较小的物质进行过滤去除,这样既能提高杂质的处理效率,使杂质过滤更加彻底干净,又能防止杂质杂堆对格栅造成的质量问题,达到经济实惠的目的。
经过格栅粗处理的废水流入隔油池进行油脂处理,为了收集漂浮在表面的油脂,在隔油池上部安装往复刮油装置,油脂收集后送往专业工厂进行处理。废水然后自流入混凝沉淀池,进一步清除残留油脂、毛发等杂物,去除比重大于水的污染物质。为了提高杂质的凝聚性,更多的除掉废水中的污染大杂质,应向混凝沉淀池内加入混凝药品帮助杂质相互凝聚沉淀。隔油及混凝沉淀工序既起到隔油沉淀作用以得到含油量及固体悬浮物浓度较低的污水,同时通过隔油池和沉淀池也可以对污水进行调节并均值,减少污水水量、水质的波动,为后续处理提供最佳的稳定运行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