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10(RGS10)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39053.2 申请日: 2015-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5106936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发明(设计)人: 李红良;袁洪;缪汝佳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8/17 分类号: A61K38/17;A61K45/00;A61P9/00;G01N33/68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常海涛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蛋白 信号 转导 调节 10 rgs10 治疗 心肌 肥厚 中的 功能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10(RGS10)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本发明确定了RGS10的表达与心肌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生心肌肥厚的模型中,RGS10的表达和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抑制RGS10表达显著促进MEK‑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了心肌肥厚、纤维化,恶化心功能;RGS10过表达则显著抑制MEK‑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了心肌肥厚、纤维化,保护心功能。因此,RGS10可作为靶基因,用于筛选或制备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脏纤维化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为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10(RGS10)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

背景技术

心肌肥厚是一种多因素参与调节的复杂的疾病过程,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在长期的心脏压力和/或容积负荷过度情况下,心室壁的应力增加,同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发生改变,血管紧张素II(Ang II)、儿茶酚胺、内皮素等内源性刺激信号异常作用于心脏,最终导致心肌肥厚[1-3]。在临床上,许多心脏疾病也可引起心肌肥厚[4],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从心肌细胞所受应力增加及胞外刺激信号的诱导,到核内肥厚相关基因的转录活化,中间经过了复杂的信号通路调控网络。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主要涵盖3个环节:胞外肥大信号刺激、胞内信号通路转导及核内基因转录活化[5]。不同的肥大信号诱发特异的基因表达模式,信号转导通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目前,明确与心肌肥厚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两面神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Ang II、内皮素、儿茶酚胺等刺激物通过激活耦联Gαq/11蛋白的七次跨膜受体,使Gαq/11解耦联后激活小G蛋白来参与调控心肌肥厚[7],Rho能激活蛋白激酶ROCK继而加强GATA4转录活性,最终促进心肌肥大[8]。Gαq/11解耦联后还可激活PLC、水解PIP2生成IP3和DAG,IP3增加胞内Ca2+浓度,DAG激活PKC-ERK1/2,这两者是向心性肥厚的重要步骤[9, 10]。ERKs是MAPK亚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心肌肥大的级联反应的关键因素,在经过逐级磷酸化后,级联通路Raf-1-MEK1/2-ERK1/2被激活[11]。目前在Pubmed中涉及到RGS10的报道有61篇;而在涉及生理或病理生理相关课题中,以RGS10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报道仅有9篇[12-20],囊括了炎性细胞粘附、破骨细胞分化、心房钾离子通道活性、肿瘤耐药性、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RGS10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通过下调NF-κB的亚基p65磷酸化以及上调CREB活性来保护脂多糖刺激的神经元细胞[19],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改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17],通过逆转Vav1-Rac1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粘附,还可通过细胞钙离子波动来调节calcineurin–NFATc1信号通路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20]。目前,关于其在心肌肥厚疾病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Ai, D., W. Pang, N. Li, et al., 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playsan essential role in angiotensin II-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Proc NatlAcad Sci U S A 106 (2009) 564-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