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安全性桥架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9531.X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0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斌;周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H0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架连接器。
背景技术
桥架连接器通常包括用于容置控制器的控制部以及用于桥架连接的连接部,但湿润的环境容易造成连接部滴水,影响到控制部,从而造成电气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桥架连接器。
本发明的一种高安全性桥架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首尾顺次连通并连接成之字形的壳体第一部、壳体第二部和壳体第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第二部和壳体第三部之间以一内封板完全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第三部的出口还设有外封板,所述外封板与内封板相连,并能够同步打开和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封板和内封板的底部分别与壳体第三部底端轴接,一连杆连接外封板和内封板,且两端分别与外封板和内封板轴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第三部的底端设有沿壳体第二部延伸的方向的导轨,所述外封板的底部通过一轴接的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嵌设在所述导轨中,所述内封板的底部通过一轴接的第二滑块可滑动的嵌设在所述导轨中,所述导轨的上方设有限位部,且在导轨底部和上方限位部之间形成容纳外封板和内封板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封板和内封板的厚度一致,所述导轨底部和限位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外封板厚度的1.2-1.3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大于外封板和内封板轴接部位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内封板的自由端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内封板向壳体第二部一侧弧形凹陷。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一种高安全性桥架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首尾顺次连通并连接成之字形的壳体第一部、壳体第二部和壳体第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第二部和壳体第三部之间以一内封板完全隔开。
2、壳体第三部的出口还设有外封板,外封板与内封板相连,并能够同步打开和闭合,从而方便同步操作外封板和内封板。
3、外封板和内封板的底部分别与壳体第三部底端轴接,一连杆连接外封板和内封板,且两端分别与外封板和内封板轴接,以这种较为简单的连接形式,轻松实现外封板和内封板的联动。
4、设置外封板的底部通过一轴接的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嵌设在导轨中,内封板的底部也通过一轴接的第二滑块可滑动的嵌设在导轨中,有利于外封板和内封板同步在既定方向顺畅、稳定的移动。另外导轨的上方设有限位部,且在导轨底部和上方限位部之间形成容纳外封板和内封板的空间。从而能够方便外封板和内封板折叠进此空间,防止在外面影响到工作人员手臂或通过工具伸入壳体内进行检修。
5、外封板和内封板的厚度一致,同时设置导轨底部和限位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外封板厚度的1.2-1.3倍,兼顾到对两板的容纳以及外封板和内封板的顺畅进出。
6、限位部的长度大于外封板和内封板轴接部位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外封板和内封板同时进入限位部,保持稳定。
7、在内封板的自由端设置密封件,有利于严密的隔开壳体第二部和壳体第三部。
8、内封板可设置向壳体第二部一侧弧形凹陷,有利于减小翻转时对壳体第三部内所容部件的剐蹭影响。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内封板封闭壳体第二部与壳体第三部连接口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内封板和外封板均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内封板和外封板外翻插入导轨底部和限位部之间空间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外封板和内封板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5,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桥架连接器,包括壳体2,壳体2包括首尾顺次连通并连接成之字形的壳体第一部22、壳体第二部24和壳体第三部26,壳体第二部24和壳体第三部26之间以一内封板7完全隔开。
壳体第三部26的出口还设有外封板8,外封板8与内封板7相连,并能够同步打开和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