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9920.2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斌;周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而且A/O工艺中的二沉池占地面积大,内循环较高时运行费用大,污泥泥龄短,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污泥产量高使产生的活性污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处理费用大。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设备体积,降低使用成本,便于清洗、防止污泥膨胀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生活污水抽放到缺氧池中,进行生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将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得到缺氧水解产物;
步骤二:将缺氧水解产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
步骤三:将脱氮后的缺氧水解产物抽放到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
步骤四: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经滤膜分离,去除悬浮物,截留污水中的微生物,得到浓水和净化水;
步骤五:将浓水回流至好氧池内,维持好氧池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和较长的污泥泥龄;
步骤六:将净化水用泵抽放到排放池中,达标排放。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所述的缺氧池通过在PP板条的两端固定弹性填料进行污水生化反应。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所述的反硝化脱氮处理通过在污水中加入反硝化菌进行。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三中所述的好氧池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好氧反应。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四中所述的滤膜为管式UF超滤膜。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式UF超滤膜材质为聚偏氟乙烯。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缺氧段将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脱氮并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以使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生化后的水经UF超滤膜的分离作用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同时使微生物完全被截留,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净化,浓水回流至好氧池内,使得好氧池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和较长的污泥泥龄,同时硝化菌充分繁殖,对深度脱氮除磷提供可能。经过生化处理和UF超滤膜过滤的水,能够达标排放。该方法能够减小设备体积,降低使用成本,便于清洗、防止污泥膨胀。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生活污水抽放到缺氧池中,进行生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将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得到缺氧水解产物;
步骤二:将缺氧水解产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
步骤三:将脱氮后的缺氧水解产物抽放到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
步骤四: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经滤膜分离,去除悬浮物,截留污水中的微生物,得到浓水和净化水;
步骤五:将浓水回流至好氧池内,维持好氧池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和较长的污泥泥龄;
步骤六:将净化水用泵抽放到排放池中,达标排放。
步骤一中所述的缺氧池通过在PP板条的两端固定弹性填料进行污水生化反应。
步骤二中所述的反硝化脱氮处理通过在污水中加入反硝化菌进行。
步骤三中所述的好氧池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好氧反应。
步骤四中所述的滤膜为管式UF超滤膜。
所述管式UF超滤膜材质为聚偏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