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氮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0081.6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耿金菊;任洪强;许柯;丁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10;C12N11/14;C12N11/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脱氮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 菌体 培养液 代谢产物 双层填料 水处理技术领域 高浓度培养 脱氮微生物 微生物生长 氨氮降解 氨氮去除 活化性能 均匀干燥 菌液离心 保护剂 高浓缩 菌悬液 灭菌 好氧 活化 排出 喷雾 密封 接种 繁殖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氮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方法为:将好氧脱氮微生物制剂活化后接种于双层填料形成的膜区内,双层填料能够允许培养液和该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该微生物则不能通过,培养液在一定的压力下以一定的速度从一侧填料流入膜区内,供给该微生物生长用,并将该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从另一侧填料排出,进行微生物的高浓度培养;将培养得到的菌液离心分离,制备成高浓缩菌悬液,加入保护剂,均匀干燥喷雾到经过灭菌的载体上,密封储藏。本发明制备的脱氮微生物菌剂长时间存放后,其氨氮降解性能和菌体繁殖活化性能均较好,菌体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菌体对氨氮去除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脱氮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中的氮过度积累会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危害生态系统安全。含氮废水的处理是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水体脱氮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相较于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法具有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所以生物脱氮是目前被公认的废水脱氮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方面,生物脱氮需要大量的微生物菌剂,也就需要对筛选获得的特定功能的脱氮微生物菌体进行扩大培养,以期大量获得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脱氮微生物,直接用于养殖水体、湖泊等自然水体的脱氮。
另一方面,传统理论认为生物脱氮必须通过硝化和反硝化2个独立过程来实现,硝化和反硝化不能同时发生,硝化反应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反应需要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传统的两段式生物脱氮工艺普遍存在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能耗大,操作控制条件复杂等不足。好氧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生物脱氮理论,使得同步硝化和反硝化成为可能,不仅可以可使硝化和反硝化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加快整个反应过程,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减小反应器容积,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扩大进行脱氮处理的水质范围。
因此,考虑到硝化菌群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利依赖性,纯培养可能会导致死亡,这是由于亚硝化细菌生长过程中利用氨氮产生的亚硝酸对其自身有强烈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可以考虑将硝化菌与好氧反硝化菌进行高密度混合培养,让彼此为对方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条件,或为对方消除生长的障碍,通过为对方提供生长因子,提供能利用的氮源,再制备成脱氮微生物菌剂,直接投放使用。
但是,目前对于混合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依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例如,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对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如何使硝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均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氮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能够使硝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均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实现硝化菌与好氧反硝化菌进行高浓度混合培养,并在扩大培养后制备成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0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