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0199.9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伦行;河合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具有以经由阶梯部而使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连通的方式构成分段喷孔的燃料喷射阀中改善废气排放。本发明为一种燃料喷射阀,具备:喷嘴体,其为筒状并且顶端部被形成为圆锥状;喷孔,其从喷嘴体的内周面贯穿至外周面,并且被构成为,经由阶梯部而使位于喷嘴体的内周面侧的小直径部、和位于喷嘴体的外周面侧的大直径部连通;阀体,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收纳于喷嘴体内,并对喷孔进行开闭,大直径部的孔径相对于小直径部的孔径的比为,3.1以上且4.0以下,并且大直径部的长度相对于小直径部的长度的比为,0.25以上且0.55以下,并且大直径部的长度相对于大直径部的孔径的比为,0.4以上且1.6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尤其涉及一种向内燃机的气缸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向内燃机的气缸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而已知有一种如下的喷射阀,该喷射阀具备:喷嘴体,其为筒状并且顶端部被形成为圆锥状;喷孔,其从所述喷嘴体的内周面贯穿至外周面;阀体,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收纳于喷嘴体内,并对所述喷孔进行开闭,并且形成喷孔的方式为,经由阶梯部而使被配置于喷嘴体的内周面侧的小直径部、和被配置于喷嘴体的外周面侧且与所述小直径部相比而较大孔径的大直径部连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7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45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998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虽然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考虑了喷射燃料的颗粒化和喷雾角度,但是未考虑到喷射燃料的射程(penetration),因此有可能无法充分获得在喷孔的出口部分设置大直径部的效果。因此,对于未在喷孔的出口部分设置大直径部的燃料喷射阀,也有可能无法使废气排放充分改善。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经由阶梯部而使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连通的方式而构成的喷孔的燃料喷射阀能够使废气排放改善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如下所述的方法。
即,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向内燃机的气缸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其具备:喷嘴体,其为筒状并且顶端部被形成为圆锥状;喷孔,其从所述喷嘴体的内周面贯穿至外周面;阀体,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收纳于喷嘴体内,并对所述喷孔进行开闭,所述燃料喷射阀的特征在于,所述喷孔被构成为,经由阶梯部而使位于所述喷嘴体的内周面侧的小直径部、和位于所述喷嘴体的外周面侧且具有与所述小直径部相比而较大的孔径的大直径部连通,所述大直径部的孔径相对于所述小直径部的孔径的比为,3.1以上且4.0以下,所述大直径部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小直径部的长度的比为,0.25以上且0.55以下,所述大直径部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大直径部的孔径的比为,0.4以上且1.6以下。
根据以此方式构成的燃料喷射阀,与未在喷孔的出口部分设置大直径部的燃料喷射阀(换言之,喷孔仅由小直径部构成的燃料喷射阀)相比,能够将燃料喷射压力较低且燃料喷射量较少时的射程抑制为相同,并且能够将燃料喷射压力较高且燃料喷射量较多时的射程设为较长。而且,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燃料喷射阀,与未在喷孔的出口部分设置大直径部的燃料喷射阀相比,能够使喷雾角度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0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