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123.8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冉启全;李冉;徐梦雅;李宁;彭晖;王志平;袁江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多重 介质 油气 流动 混合 模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质参数及油气开发工程几何参数,并建立具有一设定区域边界及多重介质的模拟区域;
根据所述地质参数及油气开发工程几何参数,将所述模拟区域剖分为多个凸多面体非结构网格,并获取所述非结构网格的几何参数,每个所述非结构网格用于模拟一种所述介质;
获取所述非结构网格的介质类型并根据所述介质类型设置所述非结构网格的介质属性参数值;
对所有所述非结构网格进行顺序编号,并根据流体在相邻所述非结构网格间任意流动的规则,建立所述非结构网格的连通表;
根据所述介质属性参数值、所述非结构网格的几何参数及所述连通表计算相邻所述非结构网格间的传导率;
根据所述传导率对不同所述非结构网格之间的流动动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预测所述介质中致密油气储量的动态变化数据、所述介质对油气产量的贡献数据、井的产量及地层压力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开发工程几何参数包括:井位、井轨迹、井的射孔位置及实际人工裂缝参数;所述地质参数包括:所述介质的实际空间分布规律数据及所述介质的孔隙体积百分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包括:大尺度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小尺度裂缝及孔隙;所述大尺度天然裂缝和所述人工裂缝为离散介质,所述小尺度裂缝为等效连续介质,所述孔隙为连续介质;所述小尺度裂缝包括小裂缝、微裂缝及纳米缝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孔隙包括小孔隙、微孔隙及纳米孔隙中的一个或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质参数及油气开发工程几何参数,将所述模拟区域剖分为多个凸多面体非结构网格,并获取所述非结构网格的几何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井轨迹、所述大尺度天然裂缝的实际空间分布规律数据及所述人工裂缝的实际空间分布规律数据,将所述大尺度天然裂缝和所述人工裂缝剖分为第一网格,并获取所述第一网格的几何参数;
根据所述小尺度裂缝及孔隙的实际空间分布规律数据,将所述小尺度裂缝及孔隙剖分为第二网格,并获取所述第二网格的几何参数;
将所述第一网格剖分为第三网格,并使每个所述第三网格模拟单一尺度的介质,且获取所述第三网格的几何参数;
根据所述孔隙体积百分比将所述第二网格剖分为第四网格,并使每个所述第四网格模拟单一尺度的介质,且获取所述第四网格的几何参数;其中,所述第三网格和所述第四网格构成所述凸多面体非结构网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为水平井,所述水平井的射孔位置设于所述水平井的所述凸多面体非结构网格的中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结构网格的几何参数包括:所述非结构网格的体积、相邻所述非结构网格的接触面积、所述非结构网格的重心到相邻所述非结构网格接触面中心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多重介质中油气流动的混合介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属性参数值包括:物性参数、流体参数及渗流机理参数;
其中,所述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及渗透率;所述流体参数包括饱和度、粘度、密度、相渗、毛管力及高压物性;所述渗流机理参数包括应力敏感参数、高速非线性渗流参数、启动压力梯度参数、滑脱效应参数及扩散作用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1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备用死扳手
- 下一篇:一种基于栅格地图的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