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部扰动信号下逆变器并网类电源测量阻抗模型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410.9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贾科;郇凯翔;魏宏升;毕天姝;任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扰动 信号 逆变器 并网 电源 测量 阻抗 模型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外部扰动信号下逆变器并网类电源测量阻抗模型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新能源电源入网给电力系统控制和保护带来新的问题,除带来传统的潮流分布、稳定性、调峰调频等方面问题外,孤岛也成为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一大重要问题孤岛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一大重要问题。所谓孤岛现象,是指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分为计划性孤岛和非计划性孤岛,非计划性孤岛发生时,由于系统供电状态未知,将造成以下不利影响:危及电网线路维护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干扰电网的正常合闸;不能控制孤岛中的电压和频率,从而损坏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所以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必须具备孤岛检测能力。
目前经逆变器入网分布式电源孤岛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主动式检测方法,减小或消除检测盲区。目前,主动式孤岛检测研究多为针对单台逆变器的检测算法。
传统基于单机逆变器发生扰动的主动式方法,只需关心逆变器出口以外的原件(电网、负荷等)对扰动信号的响应特性,而回避了对逆变器本身在扰动信号下的响应特性,具体到测量阻抗法这类主动式方法中,响应特性体现为逆变器在外部扰动信号下的测量阻抗外特性模型。但在有本机以外扰动源(如多机扰动源或本文提出的外部集中扰动源)情况下,逆变器类电源的测量阻抗外特性问题已不可回避。目前方法中通常假设分布式电源为同步机,外部扰动下系统等值阻抗很容易获得。但是考虑实际运行中大多分布式电源以逆变器并网,这种等值方法存在理论上的缺陷,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因此,研究外部扰动下逆变器并网类电源的测量阻抗特性成为多机场景孤岛检测的必要环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部扰动信号下逆变器并网类电源测量阻抗特性的研究方法,基于逆变器并网类电源及其内部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原理,以及参数特点,进行通道分析及归类和电路等值,需要在系统公共耦合点处注入高频或含高频成分的外部扰动信号,并由此进行分析该类电源测量阻抗外特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下。
一种外部扰动信号下逆变器并网类电源测量阻抗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逆变器开关规律进行通道分析,由不同相的电压和电流及其相对关系,能完全确定相关相的电流通过器件的组合,分析得出外部扰动信号进入逆变器的动态通道及其转换规律;
步骤2、对信号通道进行分类:经开关元件直接短路的通道和经开关元件进入直流部分的通道;对经开关元件直接短路的通道,信号到达深度直接判定为仅到达逆变器,与逆变器以后的Boost电路、整流器和同步发电机或光伏电流源等部分无关;对经开关元件进入直流部分的通道,Boost电路中IGBT控制导通时,Boost中二极管呈反向截止状态,此时信号经直流电容流出,不再进入Boost电路;进一步分析信号经过逆变器后的后续通道;
步骤3、根据信号通道分析结果,通过归纳和等值,求得逆变器并网类电源的外部测量阻抗特性;
步骤4、在外部测量阻抗特性基础上,进行动态时变阻抗向恒态阻抗的转化。
所述阻抗模型优化方法鉴于孤岛和正常运行时均有三相结构对称性,A、B相间电气量和参数已足够反映其整体阻抗特性,采取外部扰动信号注入于系统公共耦合点方式。
所述阻抗模型优化方法的基础为:
(1)与原系统电流相比,外部注入信号小,按照叠加原理叠加在原系统大电流之上,不影响原电流的正负和原有通断控制规律;
(2)所关心频段范围内,电力电子器件视为理想器件,即通态视为短路,断态视为开路。
所述步骤1中,通道分析原理和方法为:
步骤101、基于同一相上下桥臂的互补导通控制原理和直流电容的电位钳制作用,得某桥臂中的IGBT的通断控制完全对应于其所在的该桥臂整体的电流通断,即:IGBT控制导通时,则该桥臂必有电流通过,但通过器件不定;IGBT控制关断时,则该桥臂也必无电流通过,其IGBT和续流二极管都是断态。从而由该相PWM电压控制确定该相中桥臂整体的电流通断;
步骤102、在步骤101基础上,基于桥臂中二极管的续流作用,由某相瞬时电流方向,进一步确定该桥臂中的具体电流通过器件为IGBT还是续流二极管。
步骤103、基于步骤101、步骤102的单相分析方法,由不同相的电压和电流及其相对关系,能完全确定相关相的电流通过器件的组合,从而得到扰动信号的通道路径及其变换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