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421.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9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龙耀辉;金灿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自助终端设备(如自助取款机、自助售票机、自助查询机、自助收费机等)在市场的广泛应用,当营业结束不需使用设备时,为达到节能及保养设备的目的,需要对设备进行关机;当营业开始需要使用设备时,需对设备进行开机。对于一些营业网点,如地铁站、银行网点等,因设备较多,且每台设备的定时开关机时间不尽相同,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显然耗费人力物力。因此,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通过后台服务器发送定时关机指令,使设备定时自动关机;再通过后台服务器计时,利用网卡的远程唤醒功能,发送定时开机指令把设备唤醒开机。这一方法的缺点是:设备关机后,设备主机的网卡还处于带电待机的状态,电源并没彻底关断,虽然耗能有所降低,但长时间的带电待机,会加速器件的老化,降低寿命。同时,若遇上雷雨天气,还有被雷击的风险。
再者,现有自助终端设备电源开启或关闭的方式一般为:通过一个总开关对设备的总电源进行关闭或开启,设备内部的各种部件在同一时间上电或断电。这种方式存在一个隐患:设备在上电或断电的瞬间,一些大功率部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对设备主机及一些小功率部件会造成冲击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护设备,且节约电能的一种智能电源控制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电源控制装置,包括通信电路、单片机主控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输出阵列、电源输出单元、电源转换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与通信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输出阵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继电器输出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输出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输出阵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主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输出单元包括设备主机电源输出单元、大功率部件电源输出单元和小功率部件电源输出单元,所述继电器输出阵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设备主机电源输出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输出阵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大功率部件电源输出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输出阵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至小功率部件电源输出单元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有功率检测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率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电流互感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和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三电阻进而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至电流互感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地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与地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主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有后备电池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电路设有复位引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电路采用FT232RL芯片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喇叭装置及手机
- 下一篇:一种手机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