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留颌骨骨折线的3D模型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530.9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月童;张伟;石放放;徐冰清;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6/03;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留 颌骨 骨折 模型 方法 | ||
1.一种保留颌骨骨折线的3D模型重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采集数据
对患者的整个颌骨进行CT断层扫描,获得的扫描数据按DICOM协议进行保存,从而获得DICOM数据;
步骤2:提取表面模型
利用等值面提取算法对所述DICOM数据进行提取,获得颌骨表面模型,记为S;所述颌骨表面模型S用由三角面片所构成的网格来表示;
步骤3:分割骨块
利用基于笔触绘制的渐进式交互分割方法分割所述颌骨表面模型S,获得n+1个分离的部分,将所述n+1个分离的部分称为骨块集;从所述骨块集中选取处于正常位置的骨块作为主骨块,记为M,所述主骨块M有且仅有一个;其余偏离正常位置的所有骨块作为破损骨块集,记为P={P1,P2,...,Pi,...,Pn},Pi表示所述破损骨块集P中第i个破损骨块,n表示所述破损骨块的个数,1≤i≤n;
步骤4:破损骨块复位
步骤4.1、采用基于对称性检测方法计算所述主骨块M的主对称面,将所述主对称面的对称变换矩阵记为主对称面矩阵H;
步骤4.2、采用基于对称性检测方法计算所述第i个破损骨块Pi相对于所述主骨块M的位移,获得第i个破损骨块Pi的变换矩阵Ti;
步骤4.3、利用式(1)获得所述第i个破损骨块Pi的位移矩阵Qi;利用所述第i个破损骨块Pi的位移矩阵Qi对所述第i个破损骨块Pi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i个破损骨块Pi恢复正常位置时的拟正常骨块Q(Pi);
Qi=Ti·H(1)
步骤4.4、重复步骤4.2和步骤4.3,从而获得n个破损骨块恢复正常位置时的拟正常骨块集Q(P)={Q(P1),Q(P2),…,Q(Pi),…,Q(Pn)};
步骤4.5、由所述拟正常骨块集Q(P)和所述主骨块M重构成完整的正常颌骨模型;所述正常颌骨模型中各个拟正常骨块之间,以及各个拟正常骨块与所述主骨块M之间形成的接缝即为颌骨骨折线;
步骤5:添加定位装置:
在所述正常颌骨模型的颌骨骨折线处设置定位装置,从而形成具有定位装置的各个拟正常骨块和主骨块M;所述定位装置为一对相互耦合的积木式组件;
步骤6:打印组装:
步骤6.1、将所述具有定位装置的各个拟正常骨块和主骨块M分别转换为STL模型文件;并利用3D打印机分别进行打印,从而获得各个拟正常骨块和主骨块M的3D实体骨块模型;
步骤6.2、根据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3D实体骨块模型进行组装,从而获得完整的颌骨3D实体模型;所述颌骨3D实体模型中各个3D实体骨块模型之间的接缝即为骨折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5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化炉
- 下一篇:电站锅炉冷烟暖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