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540.2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健;琚赛琴;何军;肖锡林;肖妮;谢进;赵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张卫衡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印迹 识别 孔雀石 伏安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trimethoxysilane,MTMO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henyltrimethoxysilane,PTMOS)为功能单体,间氨基苯硼酸(m-aminophenylboronicacid,APBA)为掺杂剂,MG为模板分子,四乙氧基硅烷(tetraethylorthosilicate,TEOS)为交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硼掺杂MG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该印迹聚合物用于修饰碳糊电极,构建检测 MG 的伏安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
第一步、碳糊电极的制备:
将石墨粉和石蜡油按重量比70~95:30~5的比例混合,置于含有无水乙醇的容器中,超声10~40分钟后得一悬浊液;然后在室温或温度不高于60℃的水浴加热情况下,将乙醇蒸发至完全除去,得到均一的碳糊;将碳糊紧密填充入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塑料管中,管子的一端插入导线作为外电路连接点,将另一端端面的碳糊打磨成光滑的镜面,制成碳糊电极,室温储存备用;
第二步、硼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
按配比将pH 为8.5~11.5的磷酸缓冲液、含10~20 mmol·L-1间氨基苯硼酸和MG的60%乙醇溶液、PTMOS和MTMOS混合,30~45 ℃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TEOS,30~45 ℃继续搅拌至溶胶形成;各成分的配比为:磷酸缓冲液、含10~20 mmol·L-1间氨基苯硼酸和9~12 mmol·L-1MG的60%乙醇溶液、PTMOS、MTMOS和TEOS的体积配比为10~25:100~800:1~2:2~3:2~4;
取上述溶胶0.003 ~0.010 mL 均匀滴涂到碳糊电极表面,室温下静置过夜,同时使溶剂蒸发;再均匀滴涂0.5% Nafion乙醇溶液0.003~0.008 mL,氮气吹干;然后将该电极用有机溶剂反复清洗,直到MG被完全洗除干净,得到硼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
第三步、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的组装:
将第二步制备好的硼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 BMIP-CPE 与具有差分脉冲伏安扫描功能的电化学装置连接,即组装成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本发明传感器采用常规三电极系统,BMIP-CPE 作为工作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其特征是制备碳糊电极时,将石墨粉和石蜡油按重量配比混合,重量配比75~90:2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印迹识别的孔雀石绿伏安传感器,其特征是制备硼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时,按配比将pH为8.5~11.5的磷酸缓冲液、含10~20mmol·L-1间氨基苯硼酸和MG的60%乙醇溶液、PTMOS和MTMOS混合,各成分的体积配比12~20:200~600:1.1~1.8:2.2~2.6:2.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5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复合顶角线
- 下一篇:一种利用气泵低压风加热的液化石油气气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