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580.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芳;李伟;李辉;李益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7/06 | 分类号: | G01K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温度传感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燃气温度传感器,包括壳体、两根热偶丝、套管、玻璃粉以及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无碱玻璃纤维套管;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套管的直径为0.7mm;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压套内部设置有与壳体上端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压套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装配:将两根热偶丝分别穿套无碱玻璃纤维套管,再将穿套两根热偶丝无碱玻璃纤维套管插装入壳体内,然后将两根热偶丝伸出无碱玻璃纤维套管的部分通过氩弧焊与壳体测温端进行焊接,形成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本体;
2)灌封:
2.1)一次灌封:通过锥形热缩套管将0.5±0.1g玻璃粉通过壳体的上端灌满壳体内部;
2.2)二次灌封:通过锥形热缩套管将1±0.1g玻璃粉通过壳体的上端灌至距壳体出口2mm的位置;
2.3)三次灌封:通过锥形热缩套管将0.5±0.1g玻璃粉通过壳体的上端灌至距壳体出口4mm的位置;
3)烧结:
3.1)升温阶段:
将灌封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本体放入加热炉中,首先用170至190min将炉内温度从室温升至350±10℃;再用50至70min升温至450±10℃,保温60±10min;最后用30至50min将炉内升温至520±10℃,保温60±10min后开始对炉内降温;
3.2)降温阶段:
先用120±20min将炉内降温至350±10℃;然后使温度传感器本体自然冷却至室温;
4)固定:先在压套的内螺纹上涂螺纹胶,再将压套安装在壳体的上端;然后通过压套上的通孔,将壳体上端的外螺纹破坏,温度传感器制造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5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