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磨痕纹理结构的衍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1641.X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4 | 分类号: | B24B33/04;B24B4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纹理 结构 磨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液压缸体及活塞杆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衍磨工艺,尤其是一种网状磨痕纹理结构的衍磨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珩磨加工的缸体表面磨痕和活塞杆表面磨痕形式如图1(a)和图1(b)所示,工件与珩磨工具相对运动关系形成不同旋向纹理。
珩磨过程实质是一种滚压过程,一圈赶着一圈形成大趋势螺旋线。以高炉炉前设备全液压泥炮中的液压缸为例,说明上述纹理的缺点,如图2所示。在空载试验和实际工作中,油缸和活塞杆相对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相对转动的现象,使组合密封圈1和4受力磨损增大,降低其使用寿命,造成液压缸正常使用寿命周期缩短。其原因在于:珩磨加工的缸体表面磨痕为螺旋线形式。在液压推力作用下,该螺旋线起到导向旋转作用使缸体与活塞杆间出现相对转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网状磨痕纹理结构的衍磨工艺,该工艺加工出的网状表面磨痕打破现有珩磨工艺的思路,能够有效地消除缸体与活塞杆间出现相对转动的情况,保证液压缸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网状磨痕纹理结构的衍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第一方向珩磨
缸体或活塞杆随机床主轴顺时针旋转,珩磨工具从缸体或活塞杆的右端向左端进给对缸体或活塞杆表面进行珩磨加工,当珩磨工具至缸体或活塞杆的左端时,磨痕为顺时针螺旋线;
2)第二方向珩磨
缸体或活塞杆随机床主轴顺时针旋转,珩磨工具从缸体或活塞杆左端向右端进给对缸体或活塞杆表面进行珩磨加工,当珩磨工具至缸体或活塞杆的右端时,磨痕为逆时针螺旋线;
3)交替珩磨
反复交替上述步骤1)及步骤2)工序,直至缸体或活塞杆表面珩磨达要求,即得网状磨痕纹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表面网状磨痕在液压推力作用下,抵消独立存在的左螺旋导向和向右螺旋导向,消除了缸体与活塞杆间出现相对转动或出现相对转动趋势的情况,减小密封圈的磨擦力,保证液压缸的正常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缸体或者活塞杆表面磨痕的两种纹理示意图;
图2为油缸和活塞杆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缸体或活塞杆表面网状磨痕纹理示意图。
其中:1为组合密封圈;2为缸体;3为活塞杆;4为组合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和3,本发明网状磨痕纹理结构的衍磨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方向珩磨
使缸体2或活塞杆3随机床主轴顺时针旋转,珩磨工具从缸体2或活塞杆3的右端向左端进给对缸体2或活塞杆3表面进行珩磨加工,当珩磨工具至缸体2或活塞杆3的左端时,磨痕为顺时针螺旋线;
2)第二方向珩磨
缸体或活塞杆随机床主轴顺时针旋转,珩磨工具从缸体或活塞杆左端向右端进给对缸体或活塞杆表面进行珩磨加工,当珩磨工具至缸体或活塞杆的右端时,磨痕为逆时针螺旋线;
3)交替珩磨
反复交替上述步骤1)及步骤2)工序,直至缸体或活塞杆表面珩磨达要求,即得网状磨痕纹理,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加工的该种表面网状磨痕的形成是通过改变珩磨进给方向实现的。其中表面磨痕中向左转螺旋线和右转螺旋线,在液压推力作用下,同时将向左螺旋导向和向右螺旋导向抵消,缸体与活塞杆只能沿轴向移动,不会出现相对转动的情况,使组合密封圈1和4的受力非常小,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尤其在大型缸体、活塞杆中应用明显,实际现场使用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STC15F104E单片机的开窗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智能交通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