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1873.5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刘志刚;刘剑英;周成;刘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1 | 分类号: | B07B7/01;B07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状 材料 分选 除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秸秆人造板砂光粉分选除砂装置,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秸秆人造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砂光粉,因砂带脱落的砂粒混入其中,无法回收利用于板材的再生产之中,只能用作锅炉燃料转换为热能利用,大幅降低了砂光粉的利用价值,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因此,为提高砂光粉回收利用价值,研发一种砂光粉分选除砂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该装置对砂光粉中的砂粒进行有效的分离清除,确保砂光粉回收利用之后,对后续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不受影响,并有效降低板材生产所需原料成本。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密闭的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砂口,所述的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门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箱体顶部上靠近进风门的一侧,所述的出料口和排砂口均呈漏斗状,所述箱体中均匀分布有物料分离板和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箱体的前壁和后壁上,旋转轴呈水平放置并与进风门的进风方向相垂直,所述物料分离板安装在旋转轴上并随旋转轴一起旋转,所述箱体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物料分离板与进风方向之间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杠杆以及连接排,所述调节杠杆的一端与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杠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排上,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调节杠杆铰接在同一根连接排上,当连接排移动时,带动调节杠杆以旋转轴为圆心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轴以及安装于旋转轴上的物料分离板进行旋转。
所述的调节装置中还设置有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安装于箱体的外壁上,且固定滑槽的形状与连接排的移动轨迹相匹配,连接排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位于固定滑槽内且沿滑槽滑动的固定螺丝,当固定螺丝位于滑槽的最底端时,连接杠杆位于水平状态,物料分离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所述的进风门设置有三个,分别为上进风门、中进风门和下进风门,且进风门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风门大小的风门滑槽。
所述的排砂口上设置有自动排砂阀,由结构相同的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均包括重力自卸阀门、重力调节丝杠以及调节砝码,重力自卸阀门位于阀体内,重力调节丝杠位于阀体外,重力自卸阀门与重力调节丝杠相固定连接且在连接处铰接在阀体的侧壁上,调节砝码安装于重力调节丝杠上且能够调节在重力调节丝杠上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采用气选重力分离和物质碰撞折射分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含砂粒的砂光粉经气流和分离板的分选,有效将砂光粉中的有害砂粒分离清除,使原有只能用作燃料的砂光粉得到充分回收,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增进了企业效益。本发明还可以用于金属、非金属粉料的分级分选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进料口,2、上进风门,3、中进风门,4、下进风门,5、固定滑槽,6、物料分离板,7、旋转轴,8、调节杠杆,9、联接排,10、风门滑槽,11、箱体,12、出料口,13、砂粒;14、重力自卸阀门,15、上阀体,16、重力调节丝杠,17、调节砝码,18、下阀体,19、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粉状材料的分选除砂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个密闭的箱体11,箱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箱体11的底部设置有排砂口,所述的箱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门和出料口12,进料口1位于箱体11顶部上靠近进风门的一侧,所述的进风门设置有三个,分别为上进风门2、中进风门3和下进风门4,且进风门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风门大小的风门滑槽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