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鳟鱼水霉病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3514.3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平;刘大军;陈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清溪河富源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60 | 分类号: | A61K31/60;A61P31/10;A61K31/1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39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鳟鱼 水霉病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鳟鱼水霉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霉病是由真菌感染鱼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为水霉科,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菌体为无横隔、有分枝、多核透明的丝状体,以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水霉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或半咸水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运输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体表组织受伤而感染。感染初期肉眼看不出症状,此时伤口处的孢子开始萌发形成菌丝,并浸入组织不断生长,分泌蛋白分解酶分解宿主蛋白质,吸收鱼体的营养物质向外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絮状外菌丝,病鱼常浮于水面,活动缓慢,食欲减退,衰竭而死。据统计,北京地区近年来鱼类真菌性、细菌性疾病发病率占全年总发病率的65%,直接造成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而目前国内外针对细菌性、真菌性鱼病并发症的有效药物不多,多年来一直采用孔雀石绿等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特别是孔雀石绿,因其价格低廉,具有杀菌等作用,曾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的真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但是孔雀石绿是一种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内和环境中残留时间长,被确证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鉴于此,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因此研究代替孔雀石绿防治水生动物疾病效果的药物迫在眉睫。
鳟鱼全年皆可发生水霉病,因此,如果不对鳟鱼水霉病进行加以防治,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现有技术中鳟鱼感染了水霉菌,一般使用传统中草药治疗,但成活率仅为20%~30%,而目前市场上的霉病力克虽然对真菌病有一定的疗效,但都不太理想。
因此,亟需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解决现有技术中孔雀石绿的药物被禁用,而传统中草药和霉病力克对水霉病的疗效又不太理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治鳟鱼水霉病的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孔雀石绿被禁用,而替代的传统中草药和霉病力克对水霉病的疗效又不太理想的现状。
本方案中的一种防治鳟鱼水霉病的组合物,包括硫醚沙星和水杨酸,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硫醚沙星1~5份、水杨酸0.2~1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硫醚沙星是从大蒜素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作为孔雀石绿的理想替代品使用,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无残留的特点,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治疗鳟鱼的皮肤病有特效。硫醚沙星有着极强的渗透性,既能杀灭水体病原,又能渗透到动物表皮中杀灭病原体,并能刺激表皮细胞再生,具有促进皮肤组织修复等功能。
水杨酸又名柳酸,化学名称是“邻羟基苯甲酸”,是含有石碳酸环的环型结构物。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在医药方面,水杨酸具有抗真菌、止痒及溶解角质作用。在鱼体表感染真菌时,水杨酸可软化角质层,角质层脱落时,也将菌丝同时脱落,此外,水杨酸能帮助其他抗真菌药物的穿透,并抑制细菌生长。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查阅大量的鱼病防治措施及其各种渔药药理资料,将多种渔药进行配比,反复试验最后得出本发明的配方;将硫醚沙星与水杨酸进行科学配伍,使组合物的渗透性更强,杀菌作用倍增,相较于单独使用硫醚沙星治疗鳟鱼水霉病而言,治疗时间短,治愈率从50%提高到80%以上;同时使水杨酸的毒副作用降低,硫醚沙星与水杨酸在环境和鳟鱼体内的残留更低,且药物费用低廉;可替代孔雀石绿使用,与传统中草药和霉病力克对水霉病的疗效相比,治愈率和成活率更高,满足国家水产用渔药新标准。
进一步,所述硫醚沙星的质量份数为5,水杨酸质量份数为1。此份数为最优配比,对鳟鱼水霉病的作用效果最好,治愈率可达95%。
进一步,按比例将硫醚沙星和水杨酸混合搅拌制成原药,每立方米投放0.15~0.25g原药量,加水稀释至1000倍形成药液。如果不经稀释直接抛洒,避免局部浓度过大,在抛洒后对部分鱼体的伤害过大;或者局部浓度过小,而对鱼体又不能起到杀菌的效果,此浓度设置合理,便于杀菌效果的循序渐进,对于鳟鱼水霉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清溪河富源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遵义清溪河富源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3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酚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盐酸法舒地尔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