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3711.5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飞;乔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42 | 分类号: | G01R31/3842;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电量 确定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和终端,包括:检测电池输出的电流值是否发生变化;确定电池输出的电流值未发生变化的时间段,记录时间段的电压和电池电量,以时间段的电压和电池电量确定一个直线函数关系,作为第一函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电池电量的最大平稳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法、一种电池电量的确定系统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节约终端制造成本,对于终端的电池电量的更新过程,终端制造商预设电量-电压曲线,通过获取电池的外部分压与电量-电压曲线确定电量信息,而这种电池电量的更新过程中,电量变化并不平稳,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案以实现电池电量上报过程的平稳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案,通过根据变化后的电流值确定电压和电池电量,实现了电池电量上报过程的平稳化。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法,包括:检测电池输出的电流值是否发生变化;确定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流值未发生变化的时间段,记录所述时间段的电压和电池电量,以所述时间段的电压和电池电量确定一个直线函数关系,作为第一函数,以根据所述第一函数确定所述电池的电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记录电流值未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的电路和电池电量,确定第一函数关系,且第一函数关系为直线函数,避免了如相关技术中实时检测电流信息,并根据电流信息查看制造商预设电量-电压曲线,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电量的确定方法,可以在电流不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始终向用户提供平稳变化的电量信息,也即在检测到电流未发生变化时,根据电流值对应的第一函数和电压值,即可确定电量信息。
其中,第一函数的确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
在时间段0-Ts内取0-tms内的电压变化值和电量变化值,其中,t<T,以0时刻的电压值和电量值作为起点,以电量变化值和电压变化值的比值作为斜率,确定第一函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电流值确定电压和电池电量的另一个直线函数关系,作为第二函数;确定所述第一函数在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流值未发生变化的时间段的最低电量对应的第一电池电压,以及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电压对应于所述第一函数和所述第二函数的电量差值;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电压、所述第二函数和所述电量差值确定电压和电池电量的再一个直线函数关系,作为第三函数,以根据所述第三函数确定在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流值发生变化后的电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初始电流值对应的第一函数、变化后的电流值对应的第二函数和电量差值,确定了电流值发生变化后的电量信息,电量上报过程平稳,减小了内存运算量,也即避免了频繁检测电池的电压和预设电量-电压曲线。
具体地,在确定初始电量后,检测电流值是否发生变化,在电流值未发生变化时,记录实际进出电池的电流值I1确定电压和电池电量的第一函数,例如,读取第一函数起点为(0V,100%),末点为(3.9V,60%),第一函数的斜率对应于电流值I1,在电流值I1发生变化时,根据初始电量和变化后的电流值I2确定第二函数,同样地,第二函数的斜率值对应于变化后的电流值I2,读取第二函数起点为(0V,100%),确定3.9V对应于第一函数和第二函数的电量差值作为电量补偿值ΔQ,在电量低于60%后,根据第二函数确定电量,并将第二函数的电量加上电量补偿值ΔQ,确定第三函数,并依据第三函数确定变化后的电流值I2持续时间内的电压对应的电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3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