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4087.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4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应天雷;崔胜;钱朝晖;王丽丽;郑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C12N15/63;G01N33/68;G01N33/577;G01N33/569;A61K39/42;A61K48/00;A61P3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h10n8 禽流感 病毒 全人 单克隆抗体 应用 | ||
1.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包含:
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1的27-33位,51-53位,和90-99位氨基酸,及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2的26-33位,51-57位,和96-109位氨基酸;或
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9的27-32位,50-52位,和89-97位氨基酸残基,及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10的26-33位,51-57位,和96-109位氨基酸残基,
其中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特异性结合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含:
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3所示的LCDR1,SEQ ID NO:4所示的LCDR2,和SEQID NO:5所示的LCDR3,以及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6所示的HCDR1,SEQ ID NO:7所示的HCDR2,和SEQ ID NO:8所示的HCDR3。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包含:
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11所示的LCDR1,SEQ ID NO:12所示的LCDR2,和SEQID NO:13所示的LCDR3,以及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14所示的HCDR1,SEQ IDNO:15所示的HCDR2,和SEQ ID NO:16所示的HCDR3。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其中:
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的相同性,且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90%的相同性;或
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9具有至少90%的相同性,且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0具有至少90%的相同性。
5.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是全人源的。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单克隆抗体为IgG,其中抗原结合片段是scFv, Fv, Fab或F(ab)2。
7.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
8.一种偶联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与一种效应分子偶联。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效应分子是可检测标记。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可检测标记是荧光标记,放射性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或酶。
11.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效应分子是毒素或化疗剂。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毒素是绿脓杆菌外毒素。
13.一种核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可操作地连接至启动子。
15.一种质粒,含有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核酸分子。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其中质粒是一种病毒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40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头以及用于清洁印刷头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页岩有机碳含量TOC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