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装置变量交换传输地址离线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4937.7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文继锋;陈宏君;冯亚东;周强;李九虎;李德文;徐东方;刘克金;张磊;赵天恩;李秋华;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4 | 分类号: | G06F8/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装置 变量 交换 传输 地址 离线 分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入式装置变量交换传输地址离线分配方法:以图形化元件搭建可视化页面,提取装置内插件间跨页面连接信息,形成用于插件间信号交换的输出‑输入列表;以插件为单位,离线分配变量传输地址,形成插件配置文本,记录输出变量地址、输入变量关联地址信息;配置文本下载到装置后,由插件系统引导程序解析地址信息,在周期任务中将变量值刷新到对应的总线传输地址,完成变量交换。本发明可以大幅减少嵌入式装置上电时间,提高批量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装置开发领域的基于总线的插件间变量交换的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装置变量交换传输地址离线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控制保护和工业控制等领域,随着应用功能日趋复杂,需要多块插件(含CPU或DSP)协同工作来完成相应的控制保护任务,插件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量也不断增大。
文献[1]提供一种高速大容量与支持多个节点之间对等数据传输相结合的背板串行总线技术,可实现装置内多个节点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该文侧重于串行数据总线协议的实现。文献[2]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名的嵌入式多CPU板间信号自动交换的方法,需要设置主板和从板,在装置上电过程中,从板向主板传输变量注册信息,由主板汇总后分配变量地址,并下发给从板。当交换的数据量大时,由于收发的注册报文量大,基于主从架构的模式导致装置初始化时间长,影响了批量生产效率,另外无法事先知道变量传输地址信息和不能提前校验变量类型匹配,导致调试诊断比较困难。同时手动编辑配置文件容易出错,也无法直观浏览变量交换关系,故需要一种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数据流,并根据图形化页面信息,自动形成配置文件。
为提高开发生产效率,有必要在离线阶段即能形成变量传输地址信息,这样各块插件读取各自配置文本后,即可获取变量传输地址,可以独立平行启动,不需要将注册信息发送给主CPU插件,可大幅减少装置上电时间,本案由此产生。
参考资料:
[1]冯亚东,李九虎,李彦,等.一种实时多路复用同步高速传输串行总线协议[P].CN101459675.
[2]冯亚东,周强,徐东方,等.基于信号名的嵌入式多CPU板间信号自动交换的方法[P].CN104731028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装置变量交互传输地址离线分配方法,本发明通过可重用的元件库,以图形化方式搭建嵌入式装置的应用程序,离线形成插件间数据交换的变量传输地址,减少装置启动时间,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内容包括:
1、编写模块化元件的源代码,在元件的构造函数中调用平台软件变量注册接口,定义可用于跨插件数据交换的变量列表。提取元件源代码文件中的注册接口信息,形成图形化的元件库。其中可用于跨插件交换的变量除了标准定义的1字节、2字节、4字节、8字节变量类型外,还支持用户自定义的结构体变量类型,通过分析结构体定义文件,离线计算结构体大小,图形化元件包括元件类型名、输入输出变量的名字、类型、大小等信息。
2、通过可视化编程软件,从元件库中挑选元件以图形化方式搭建嵌入式装置应用程序,并通过跨页面输入、输出符号和连接线配置插件之间数据流关系,在绘制连接线时,校验连接线起始点、终止点相连接变量的变量类型是否一致,并给出提示。保存可视化工程,形成装置驱动包。
3、读取可视化页面文件,根据设置的页面和元件执行顺序,依次提取插件间跨页面连接符号连接信息(变量名、变量注册类型、数据总线类型),形成用于插件间信号交换的输出-输入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4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