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重轮的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5684.5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刘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4 | 分类号: | C21D9/3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常德市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重轮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重轮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矿用挖掘机的履带行走装置中含有多个重型支重轮,要求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其中,目前加工现有技术的支重轮是将支重轮的毛坯从室温加热至一定820-860温度后再进行水冷。这个加热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对加热过程的操作要求高,对人员的工作技能要求较高。需增加专业的加热设备及操作工人。周期长,工作效率低,能耗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重轮的热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支重轮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支重轮坯料依次进行锻造加热、锻造,然后利用所述锻造后的余热进行淬火,得到淬火后的支重轮,所述锻造后的余热温度为820℃~860℃,所述淬火冷却的时间为70S~120S;
(2)将所述淬火后的支重轮进行回火,得到支重轮。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淬火采用水进行局部喷液冷却。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回火的温度为180℃~220℃。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锻造加热的温度为920℃~~1200℃。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淬火冷却后的余热温度为100℃~1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减少了后续淬火的重新加热,降低支重轮生产周期、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显著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制造成本,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中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可进一步了解本明,但本发明的保护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材料为Ф80圆钢的原始棒料加热至920℃后进行预锻、终锻和切边冲孔,锻造结束后,当锻造后的余热温度为820℃时采用水进行局部喷液淬火冷却,淬火冷却的时间为80S,淬火冷却后支重轮的余热温度为120℃左右;
在完成淬火24小时内将淬火后的支重轮送入回火炉内进行回火,回火的温度为180℃,回火保温的时间为2小时,经空冷、抛丸和探伤后,得到支重轮。
实施例2:
将材料为Ф100圆钢的原始棒料加热至1000℃后进行预锻、终锻和切边冲孔,锻造结束后,当锻造后的余热温度为840℃时采用水进行局部喷液淬火冷却,淬火冷却的时间为85S,淬火冷却后支重轮的余热温度为140℃;
在完成淬火24小时内将淬火后的支重轮送入回火炉内进行回火,回火的温度为200℃,回火保温的时间为2小时,经空冷、抛丸和探伤后,得到支重轮。
实施例3:
将材料为Ф120圆钢的原始棒料加热至1200℃后进行预锻、终锻和切边冲孔,锻造结束后,当锻造后的余热温度为860℃时采用水进行局部喷液淬火冷却,淬火冷却的时间为100S,淬火冷却后支重轮的余热温度为150℃;
在完成淬火24小时内将淬火后的支重轮送入回火炉内进行回火,回火的温度为220℃,回火保温的时间为2小时,经空冷、抛丸和探伤后,得到支重轮。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5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验封筛管悬挂器
- 下一篇:硬质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高密封推拉窗用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