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8930.2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瑞忠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4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椒 苗压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蔬菜的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椒是集食用、油料、调味、药用及工业兼用的多用途经济树种,市场前景广阔,青花椒是花椒中的优良种类,具有颗粒大,麻味纯正、浓郁,含油量高等特点,是饮食、食品业的重要调味品和香料,非常适合于低山丘陵地区和半山区栽培,青花椒属竹叶花椒变种,为阳性树种,喜光照和干燥温凉的气候环境,耐干旱,但不耐寒,分布于17-18℃,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疏林或灌木林中,现有的青花椒主要是以野生为主,其生长周期为3年及3年以上,使出苗率低,每公顷产苗量低,造林成活率低,产量不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种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该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通过剪枝、整形和压种培育不仅提高提高了青花椒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培育新的花椒苗,新的花椒苗移栽后当年就可以结果,能够快速提高花椒的种植规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荒山、荒坡或者长江流域岸边,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区,整地施肥;
2)在温室内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并对其进行处理,松土消毒,育苗土块晒白,待用;
3)育苗:在9月上旬或者中旬采取耐寒力强、株型好的青花椒种子,阴干开口,然后清洗泡搓晾干备用,将花椒种子撒在苗床上,浇水保证土壤湿润,用稻草盖上,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与地面要留有60~100cm的高度。
4)育苗管理:第二年3~4月份把薄膜拿开,给花椒苗灌溉人工调剂的糖水,施农家肥,遮阴、浇水,覆盖薄膜在定植后一周内进行,用黑色薄膜将行间全部覆盖,所述通风可通过白天将大棚两端揭开,晚上封闭大棚,直至白天最高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完全封闭大棚,所述中耕除草需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定植成活后,浅耕一次,第二阶段在植株开始生长,着重中耕一次,第三阶段在植株封行前进行;
5)在种植区上挖穴,待苗床上的花椒苗长至50cm时,选取优质幼苗定植于穴内,每穴内定植1株,行距2m~2.5m,株距2m~2.5m,;
6)压种培育:第四年3月份,将花椒树上树枝离地最近的一排,把中间部分压到土里,施肥、浇水,到第二年11~12月,压到土里的中间部分根系发达后,树干到泥巴那段节夹断,把压倒土里的枝节挖出来摘,在当年11月-第二年3月之间进行移栽。
进一步,在步骤1)中,在种植区上面施腐熟农家肥10~20kg/m2,铺设1~2cm厚。
进一步,在步骤2)中,松土消毒采用多菌灵药和生石灰。
进一步,在步骤3)中,青花椒种子采用洗衣粉清洗。
进一步,在步骤4)中,所述糖水包括水、白糖和牛奶。
进一步,在步骤4)中,所述水、白糖和牛奶的比例设置为10∶1∶1。
进一步,在步骤5)中,在花椒结果之前,在花椒苗间隔之间种植桂花或罗汉松树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通过剪枝、整形和压种培育不仅提高提高了青花椒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培育新的花椒苗,新的花椒苗移栽后当年就可以结果,能够快速提高花椒的种植规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花椒苗压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荒山、荒坡或者长江流域岸边,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区,整地施肥,在种植区上面施腐熟农家肥10~20kg/m2,铺设1~2cm厚。
2)在温室内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并对其进行处理,松土消毒,育苗土块晒白,待用,优选的松土消毒采用多菌灵药和生石灰。
3)育苗:在9月上旬或者中旬采取耐寒力强、株型好的青花椒种子,阴干开口,然后清洗泡搓晾干备用,将花椒种子撒在苗床上,浇水保证土壤湿润,用稻草盖上,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与地面要留有60~100cm的高度,优选的青花椒种子采用洗衣粉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瑞忠,未经罗瑞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8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