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腐蚀高韧性耐磨铸段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9389.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熊夏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南方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1D6/00;C23C4/134;C23C4/08;B22C3/00;B02C1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韧性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腐蚀高韧性耐磨铸段。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磨机的应用也趋于广泛,铸段是磨机设备研磨物料介质,通过磨机铸段之间、铸段与物料之间的碰撞摩擦产生磨削作用,从而将物料的粒径进一步减小。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合金铸段,以高于锻造铸段的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矿山、电力等行业。工业用铸段长期工作于200-300℃的冲击物料磨损环境中,研磨体冲击频率高,磨损严重。而低铬、低锰、中碳铸造磨段韧性高,导热性好,但由于硬度较低,磨损性能较差,消耗大。若采用高铬铸段,虽然可以提高铸段的硬度,但由于在选矿业的磨机是水磨,除了会产生化学腐蚀,在研磨当中,由于铸段含铬量较高,内部出现电位差,产生电,在水的媒介导电条件下出现电化学腐蚀,使用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矿山磨机用铸段的改造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存的铸段在耐磨性、硬度、韧性以及耐腐蚀方面性能欠佳,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要求。有鉴于上述铸段存在的缺陷,因此,要求铸段既要有高的耐磨性、硬度和好的韧性,还要求铸段的耐腐性要良好,这就对铸段的成分和表面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等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腐蚀高韧性耐磨铸段,可在多种环境下使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耐磨性,硬度可达70HRC以上,冲击韧性可达7J/cm2,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对铸段的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腐蚀高韧性耐磨铸段,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S1、熔炼:将生铁、废钢加入到高频感应熔炼炉中,并加热至1500-1560℃,保温20-45min后加入铬铁合金、紫铜、硅钙合金、锰铁和钼铁,待完全熔化后加入硼铁和钒铁,升温至1560-1600℃,保温10-20min后加入镁锭、铝锭、锆锭和钛锭,各原料完全熔化后扒渣,得到基质合金液;
S2、检测:检测基质合金液的组分含量,各元素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3-1.6%,Si:0.9-1.3%,Cr:0.1-0.5%,Ca:0.5-1.2%,Mn:2.0-3.5%,Mo:0.6-0.8%,V:0.02-0.04%,Zr:0.02-0.04%,Al:1.2-2.3%,B:0.003-0.03%,Mg:0.7-1.2%,Ti:1.1-1.4%,Cu:0.2-0.4%,S:0.01-0.04%,P:0.02-0.0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S3、浇注:将基质合金液冷却至1350-1400℃后浇入表面涂覆有纳米涂料的模腔中,待熔液完全凝固后开模,炉冷至室温得到铸段坯体A,其中纳米涂料在模腔表面的涂覆厚度为30-60μm;
S4、热处理:将铸段坯体A放入电炉内,向电炉内通入氩气使电炉中氧含量小于5%,氩气流速为5-8L/min,在10-15min内将电炉温度升温至960-1000℃,保温30-40min,在2-3min内升温至1050-1150℃,保温12-15min,在6-8min内升温至1200-1300℃,保温16-18min,取出后加入260-320℃的盐浴中,保温20-35min,取出后加热至400-480℃,保温20-35min,空冷至室温,得到铸段坯体B;
S5、预处理:将铸段坯体B在室温下浸水5-10min,取出干燥后浸入乙醇中,在55-65℃下超声振动15-20min,取出干燥后浸入丙酮中,在30-40℃下超声振动10-15min,取出置于真空室中进行干燥,用喷砂机对表面进行处理得到铸段坯体C,铸段坯体C的粗糙度为4-6μm;
S6、喷涂涂层:利用等离子喷涂系统在铸段坯体C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105-109μm的纯镍结合层后,再采用气动式普通喷涂机,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吸入涂料,加压至7.5-30MPa,通过高压软管、喷枪,经喷嘴在所述纯镍结合层外继续喷涂一层厚度为70-80um的涂层,得到所述防腐蚀高韧性耐磨铸段;其中所述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乳液100份、聚四氟乙烯粉10-40份、二硫化钼5-10份、碳化硅10-20份、纳米二氧化硅5-10份、硅烷偶联剂1-5份、三氧化二锑1-3份、二乙烯三胺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南方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南方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9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