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大理石线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9839.2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13/06;C08K9/06;C08K3/30;C08K5/098;C08K5/14;C08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理石 线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大理石线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大理石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出现的,由于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水、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完全可以代替天然大理石用于各种建筑装饰,且制造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因而在美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后逐步传到欧洲、亚洲及世界各地,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建筑材料。
人造大理石是国内市场上对该类产品的俗称,港台地区将其称为无缝石,国外同类产品叫做ArtificialMarble或SolidSurfacingMaterial,它的学名是矿物填充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简单地说,人造大理石是一种由树脂、矿物质和颜料经过真空浇铸或模压成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其中基体树脂占30-65%的配比,因为树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最终性能,如硬度、耐磨性、耐候性、抗污性能和机械强度等,所以树脂的配方技术至关重要。
现有的人造大理石实体面材其应用面很小,目前仅限于厨、卫台面使用,其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还有待于开发,特别是在异形人造大理石高档工艺品和人造大理石墙地砖、家具面料等领域的应用,远远没有得到开发。这些产品实际上市场容量巨大,据预测至少在数千亿元以上。
因此发明一种仿大理石线条存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仿大理石线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仿大理石线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仿大理石线条,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不饱和树脂80-120份、偶联剂1-5份、环烷酸钴1-2份、过氧化甲乙酮0.5-1.5份、二水石膏粉100-110份、石英粉40-50份。
优选地,所述的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和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偶联剂由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和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为(1-3):(1-3):(1-3)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不饱和树脂选自邻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间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或乙烯基型不饱和聚酯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仿大理石线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水石膏粉、石英粉烘干;
(2)将烘干后的二水石膏粉、石英粉与偶联剂混合制备活性粉体;
(3)将不饱和树脂、活性粉体、环烷酸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过氧化甲乙酮真空搅拌混合均匀;
(4)倒入模具,固化后开模取得仿大理石线条;
(5)将仿大理石线条置于烘箱内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
(6)再经打磨抛光后制得成品。
优选地,
所述步骤(1)的烘干温度为70-90℃,时间为1.5-2.5h。
所述步骤(2)二水石膏粉、石英粉与偶联剂在高速混匀机中75-85℃温度下搅拌15-25min混合均匀,得到活性粉体。
本发明获得的仿大理石线条,根据不饱和树脂的物化性质,以及生产具有玉石感透明仿大理石线条对填料的特殊要求,选用二水石膏粉和石英粉经过表面改性等加工,设计相应的试验配方,制得的仿大理石线条的机械性能增强、成本降低,其它指标显著高于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9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