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0132.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菲;葛宜普;邰东方;盛大金;邵浩;孙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迅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00 | 分类号: | B31B1/00;B31B1/06;B31B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观察窗 包装 生产 系统 | ||
1.一种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置的用于生产瓦楞纸的单瓦线,用于对面张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机,用于将印刷的面张纸张贴到瓦楞纸上的裱纸机,用于对裱纸后的包装盒纸进行模切制形和开设窗口的模切机,对切割有窗口的包装盒纸进行贴膜的贴窗机,对贴窗后的包装盒纸进行粘合成型的糊盒机,以及对粘合成型的包装盒进行打包的打包机;
所述贴窗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以下机构:用于对切割有窗口的包装盒纸进行供料的供料机构和对包装盒纸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对透明贴膜进行供料的储料机构和用于向透明贴膜表面涂覆胶液的涂胶机构;用于将透明贴膜贴附在包装盒纸的窗口处的贴膜机构和对透明贴膜进行裁剪的剪切机构,以及对贴膜后的包装盒纸进行卸料的卸料机构;
所述的供料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进料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撑托包装盒纸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靠近第一输送带的端部沿第一输送带的带宽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与第一输送带的带宽方向相平行,第一滚轮的局部凸出于第一支架的支撑面,第一输送带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挡限组件,挡限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挡条以及固定挡条的第二支架,挡条沿第一输送带的带宽方向在第二支架上间隔设置,挡条与第一滚轮相对应布置,挡条下端距第一输送带输送面的间距与单张包装盒纸的厚度相一致,第一支架沿第一输送带带宽方向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立状布置的挡板,第一滚轮的顶点高度大于第一输送带输送面的高度,包装盒纸码叠状堆放在供料机构上,包装盒纸的一端与挡条进行抵靠,包装盒纸的另一端被第一滚轮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挡条与第二支架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对挡条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挡条上与包装盒纸端部相抵靠的侧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上各点与第一支架之间的水平间距由上至下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挡条下端与第一滚轮之间的水平间距为H,第一滚轮顶点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为h,tanα=h/H,α介于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上沿铅垂方向设置燕尾槽,挡条卡设在燕尾槽内,挡条上与弧形面相对布置的侧面上开设有卡口,锁紧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丝杆,丝杆与第二支架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丝杆的下端安装有环形件,环形件卡设在卡口内,环形件与丝杆沿铅垂方向构成转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浮动安装座,挡条和浮动安装座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且浮动安装座与挡条相对应布置,浮动安装座上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输送带和导辊输送组,卸料机构包括与导辊输送组顺延布置的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呈2~5°夹角布置且沿输送方向输送面的高度逐渐增大,第三输送带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向靠近导辊输送组的一侧斜向下延伸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杆身上沿其杆长方向开设滑槽,支撑杆上安装有倾斜布置的滑杆,滑杆远离导辊输送组的一端与支撑杆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滑杆的另一端安装压轮,压轮与滑杆沿水平方向构成转动配合连接,压轮沿第三输送带的带宽方向间隔设置,滑杆、第三输送带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观察窗的包装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供料机构侧的工作人员观察卸料机构处情况的镜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迅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迅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01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