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波的智能交通行为感知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0462.2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夏伟杰;张军;陶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波 智能 交通 行为 感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微波的智能交通行为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交通参数设置步骤,设定雷达检测覆盖区域;
道路交通背景学习步骤,雷达对检测环境背景进行学习;
道路背景噪声抑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1).波束扫描一个周期生成一个二维功率位图;
(2).将步骤(1)中的二维功率位图与背景功率位图进行相减;
(3).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若是,那么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1);
(4).根据散射中心功率点的中心差频值进行径向距离与速度计算;
计算步骤,计算各个目标的RCS值;
建立坐标系统步骤,以雷达为中心点建立坐标系;
车型分类步骤,根据被检测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进行目标分类;
跟踪处理步骤,对检测区域内各个离散目标点进行跟踪处理从而完成对区域内目标轨迹的重建;
交通参数统计与触发报警步骤,根据各个跟踪目标进行交通统计数据计算以及交通事件触发报警,并且将交通统计数据信息和交通报警信息传输给交通分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行为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跟踪处理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跟踪起始,在第一个周期将传感器输出的离散坐标进行录入,每个离散目标所具备的信息包含离散目标的X方向坐标、Y方向坐标、X方向速度、Y方向速度、目标所在车道、目标的车长和目标编号ID;
步骤二,在第一个周期,针对微波传感器输出离散坐标点进行下一周期目标点存在预估区域设定△i;
步骤三,在第二个周期,对各个离散点进行目标寻找,将离散的坐标点根据判定要求与现有ID号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将更新现有ID所包含的信息,ID所包含的信息包括离散目标的X方向坐标、Y方向坐标、X方向速度、Y方向速度、目标所在车道和目标的车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通行为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跟踪处理步骤中,当两个或者多个目标存在一个预估区域内时,距离此预估区域起始点距离最近的点为此刻目标点,将此坐标点的信息更新给此ID号;如果目标离开检测区域,将此目标的ID号信息初始化,此ID号将空闲出来,将给予新进入的离散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行为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通参数统计与触发报警步骤中包括:
交通参数统计步骤:
定周期交通流量统计步骤,用于统计指定时间段内通过指定区域的各类型流量与车辆数;
定周期平均速度统计步骤,用于统计指定时间段内通过指定区域的各类型车辆速度平均值;
定周期时间占有率统计步骤,用于统计指定时间段内通过指定区域各个虚拟线圈的存在车辆的时间总数占统计周期的时间比;
定周期排队长度统计步骤,用于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个车道车辆的排队长度;
定周期区域车辆数统计步骤,用于统计指定时间段与区域内车辆存在的数量;
触发报警步骤包括:
违章停车检测步骤,用于在检测区域内,车辆停在用户设定的禁止停车区域内;
逆向行驶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在检测区域内存在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且行驶距离不小于某一设定值的交通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04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