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蚕副产物配制黑豚养殖饲料的一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0956.0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2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雷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炳忠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6;A23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蚕 副产物 配制 养殖 饲料 一种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桑蚕种植生产中的一种综合应用技术,属于桑蚕产业生产发展中蚕虫排泄出的废弃物再次综合利用,延长其产业链技术领域,实现蚕沙生态循环利用,提高蚕业综合效益,具体涉及到桑蚕副产物配制黑豚养殖饲料的一种方法。
技术背景
桑树,拉丁学名:MorusalbaL.,为落叶灌木,属桑属种多年生植物,一经种植,可多年收益,桑树原产我国中部,现南北各地广泛栽培,特别是以长江中下游各地为最多。其桑叶是家蚕的良好饲料。
桑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项传统的农村经济收入支柱产业。多年来,经过全区各级人民政府、桑蚕农户上下共同努力,我区桑蚕业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蚕茧产量、质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列,是广西重要的茧丝产业基地,所产优质蚕茧和生丝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据统计,2014年广西实际桑蚕种发放数量达705万盒,2015年预测发放桑蚕种发放数量达690万盒,2014年桑蚕茧产量达到279500吨,2015年桑蚕茧产量可达281000吨。
桑蚕副产物就是桑叶经过蚕的嚼食进入蚕的体内,经过简单的吸收很快就排除体外的蚕粪,俗称蚕沙。所以蚕沙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经科学测定,蚕沙含有机物83.77~90.44%,灰分9.56~16.23%,总氮量1.91~3.60%。又含叶绿素,同时,尚有皂化物48.92%,不皂化物44.45%。蚕沙含植物醇0.25~0.29%。另含不皂化成分β-谷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和廿四醇、蛇麻脂醇。从蚕沙中尚分离出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蚕沙的营养价值较高,含粗蛋白质14.1%,粗脂肪2.14%,粗纤维19.7%,无氮浸出物44.5%。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和E等畜禽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代替一部分青饲料或青贮饲料。
蚕沙清香可口,猪很爱吃。试验证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0%的蚕沙,饲养生猪的效果与添加30%的麸皮基本一样。新鲜蚕沙可以直接加入饲料中喂猪,如果一时喂不完,还可将蚕沙晒干或风干,贮藏备用。晒干或风干的蚕沙在喂前用清水浸泡4-6小时,软化后再喂猪。由些可见,蚕沙还有相当的生产利用价值。
百色市是广西区桑蚕生产主要重点区域之一,实施桑枝蚕沙综合利用对于“美丽广西”、“清洁田园”和农民增产增收意义重大。一方面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据测算,百色市每年桑蚕生产产生大量的桑枝蚕沙等副产物,2014年产生废弃桑枝70万吨、蚕沙70万吨。其中超过60万吨的桑枝被随意丢弃或烧掉,造成极大的浪费,也给清洁田园带来不小的难题。而蚕沙的无害化处理不到10%,已成为乡村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源之一,特别是对人畜饮水造成严重威胁。推动桑枝蚕沙综合利用,有效解决桑枝、蚕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清洁家园、水源和田园,为实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桑蚕生产遍及全市的县区。在“清洁田园”活动中推广桑枝蚕沙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生产桑枝生物质饲料循环利用、蚕沙生物专用饲料等,进一步拉长蚕桑产业链,提高蚕农收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多赢的效果是当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加大桑枝蚕沙无害化处理及利用建设力度,推广桑枝蚕沙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利用蚕桑副产物,实现桑枝蚕沙生态循环利用,提高蚕业综合效益是未来的主攻方向。对今后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炳忠,未经雷炳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0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啤酒瓶套嘴
- 下一篇:家庭观赏鱼饲料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