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杨木仿制金丝楠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2342.6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岭;朱秀萍;丁心庆;常德龙;卜付军;郭力;闫瑞风;郭广杰;李朝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K5/06 | 分类号: | B27K5/06;B27K5/04;B27K5/02;B27K3/08;B27K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杨木 仿制 金丝 楠木 方法 | ||
1.一种利用杨木仿制金丝楠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杨木束:选择直径200-500㎜,长度25000㎜的新鲜杨木,去皮,旋切成3㎜厚的单板,再将其剪切成宽度500㎜宽的单片,剔除黑褐色斑块,然后在65-75℃水中蒸煮7-12h,使其软化,再纵向压溃,横向揉搓,得网状杨木束;
(2)第一次干燥:将步骤(1)的杨木束在70-90℃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干燥,使其重量含水率降至10-12%;
(3)染色:将步骤(2)干燥后的杨木束进行染色,染色液是由水和染料按重量比为,水:染料=100:0.5-5,染色液浴比按照体积比为染色液:杨木束=100:10-11,染色时间2-4h,染料为碱性金黄,染色温度为60-70℃;
(4)第二次干燥:将将步骤(3)染色后的杨木束在70-90℃下进行第二次干燥,使其含水率降至10-12%;
(5)真空加压浸渍:将步骤(4)染色干燥的杨木束放入真空加压罐抽真空,待真空度达到0.0001-0.01Pa时,停止抽真空,注入胶液,通过大气压力使胶液浸润杨木束,浸润后,将真空加压罐内的剩余胶液抽出,取出杨木束;所说的胶液为混合树脂胶液,是由重量比的,酚醛树脂:脲醛树脂=60-40:40-60混匀在一起成混合胶液,然后再加入混合胶液重量的0.5-10%的异氰酸酯,用NaOH或HCL调节混合胶液pH值为8-11,加入金色金葱粉,按重量比混合胶液:金葱粉=1-1.2:0.03-0.15,搅拌均匀即成;
(6)热压成型:将步骤(5)浸胶处理后的杨木束组坯,陈放24-25h,进行热压,热压压力12-20kg/cm2,开启高频微波加热,使杨木束温度升温至130-160℃,热压8-16min,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60-80℃,卸压,将热压后的杨木束取出,陈放24-25h即得仿金丝楠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杨木仿制金丝楠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杨木束:选择直径200-500㎜,长度25000㎜的新鲜杨木,去皮,旋切成3㎜厚的单板,再将其剪切成宽度500㎜宽的单片,剔除黑褐色斑块,在67℃水中蒸煮11小时使其软化,然后用碾压机纵向压溃横向揉搓得到网状木束;
(2)、第一次干燥:采用网带式干燥机,将长度为25000mm,宽度为500mm的网状杨木束在70℃下进行干燥,使其重量含水率降至12%;
(3)、染色:在矩形不锈钢的染缸槽内进行,染槽为矩形缸体,先将杨木束夹装在不锈钢吊笼内,然后浸沐于染槽内的染色液中;吊笼为不锈钢制成的多层框架结构,层与层之间为活动隔网,吊笼上设置装夹,防止在染色过程中染色木料蹿动重叠,影响染色效果,染色液是由重量比的水:碱性金黄=100:1混合均匀制成,杨木束与染色液的体积比为10:100,染色时间2.5h,染色温度为60℃;
(4)、第二次干燥:将步骤(3)染色后的杨木束在75℃下进行第二次干燥,使其重量含水率降至11.5%;
(5)真空加压浸渍:将步骤(4)染色干燥的杨木束放入真空加压罐抽真空,待真空度达到0.002Pa时,停止抽真空,注入胶液,通过大气压力使胶液浸润杨木束,浸润后,将真空加压罐内的剩余胶液抽出,取出杨木束;所说的胶液为混合树脂胶液,是由重量比的,酚醛树脂:脲醛树脂=55:45混匀在一起成混合胶液,然后再加入混合胶液重量的1%的异氰酸酯,用NaOH或HCL调节混合胶液pH值为9,加入金色金葱粉,按重量比混合胶液:金葱粉=1:0.05,搅拌均匀即成;
(6)、热压成型:将步骤(5)浸胶处理后的杨木束组坯,陈放24h,进行热压,热压压力13kg/cm2,开启高频微波加热,使杨木束温度升温至140℃,热压10min,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65℃,卸压,将热压后的杨木束取出,陈放25h即得仿金丝楠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2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结构连接件的加工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