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4599.5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白鹏利;王钧;尹焕才;田玉冰;姚文明;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源 物质 快速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采集属于同源物质a的若干个样品的光谱信号;
步骤2)对每个样品的所述光谱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一组相应的光谱数据;
步骤3)根据所述光谱数据,在定性识别模型中建立PLSDA分析模型,得到每个样品在PLSDA分析模型对应的预测值A;
步骤4)求解所有所述预测值A的平均值μ和均方差σ,通过正态分布3σ原则确定该同源物质a在PLSDA分析模型中的初步阈值区间;
步骤5)逐步改变PLSDA分析模型所选用的主成分因子数i,优化所述初步阈值区间的范围,直至得到识别正确率最高的预测值阈值区间,其中,i=1…10;
步骤6)对任意物质b进行步骤1)和2)的处理后,分析该任意物质b在PLSDA分析模型中对应的预测值B,若预测值B处于所述预测值阈值区间内,则该任意物质b与所述物质a为同源物质,否则不属于同源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信号可以是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建立PLSDA模型前,所述预处理方法包括:对光谱信号进行矢量归一化处理和多元散射校正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初步阈值区间为(μ-3σ,μ+3σ),其中,μ为所有所述预测值A的平均值,σ为所有所述预测值A的均方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PLSDA模型的过程中,运用为防止模型过拟合现象发生的“剔一”交叉验证法对PLSDA模型进行验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分别在每个所述主成分因子数i对应的PLSDA分析模型中求解所有所述预测值Ai的平均值μi和均方差σi,得到该主成分因子数下同源样品对应的初步阈值区间为(μi-3σi,μi+3σi),其中,Ai为样品在主成分因子为i的PLSDA分析模型对应的预测值,μi为所有所述预测值Ai的平均值,σi为所有所述预测值Ai的均方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源物质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样品外部选取一组同源物质a的样本,分别将该组样本对每个所述主成分因子数i对应的初步阈值区间为(μi-3σi,μi+3σi)进行识别正确率的验证,选取识别正确率最高的初步阈值区间(μi-3σi,μi+3σi)对应的主成分因子数i作为最优主成分因子数,同时,该初步阈值区间(μi-3σi,μi+3σi)即为识别正确率最高的预测值阈值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45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