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2ZnSnS4敏化TiO2光阳极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55769.1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钱天悦;肖竹君;李后兴;王焱;黄守双;宰建陶;钱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敏化 光阳极 透明导电 原位制备 基底 聚四氟乙烯反应釜 二氧化钛光阳极 光电传感器 太阳能电池 光电催化 光电响应 洗涤干燥 原位生长 还原剂 纳米晶 修饰剂 附着 硫源 铜盐 锡盐 锌盐 制备 应用 灵敏 溶解 取出 | ||
本发明涉及Cu2ZnSnS4敏化TiO2光阳极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负载在透明导电基底上的TiO2层和附着在TiO2层上的纯相Cu2ZnSnS4纳米晶,将铜盐、锌盐、锡盐、还原剂和修饰剂与硫源加入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加入水进行溶解,再加入带有TiO2层的透明导电基底,控制温度为100‑200℃,原位生长反应1‑24h,取出后洗涤干燥,即制备得到Cu2ZnSnS4敏化TiO2光阳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步骤简单,反应迅速,成本低廉,制得的Cu2ZnSnS4敏化二氧化钛光阳极材料光电响应灵敏,可在光电传感器、光电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材料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u2ZnSnS4敏化TiO2光阳极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目前人类发现并利用的清洁能源之一,对地球提供的能量是巨大的,大约是现今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1万倍。如果人类能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那么不仅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可以解决,而且伴随着传统能源消耗的生态环境等次生问题亦可消除。自1954年硅太阳能电池开发以来,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迅速。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促使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快速发展,也使得对太阳能电池材料成为了研究焦点。但是,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最早开发的单晶/多晶硅太阳能电极发电还存在制造成本高、转换效率有限的问题。因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探索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自从1839年法国科学家Henri Becquerel发现CuO或AgX涂在金属电极上产生光电效应以来,光电化学研究已经百年多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德国Tributsch 发现染料吸附在半导体上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电流的机理,成为光电化学电池的重要基础。当1971年Honda和Fujishima用TiO2电极光助电解水,获得了氢气,并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而储存起来,这才开始了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光电化学电池的研究。但是传统的TiO2光阳极仅能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无法充分利用太阳能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利用染料或窄禁带半导体材料敏化TiO2光阳极是拓展其光吸收范围、提高太阳光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敏化染料或半导体材料可以与TiO2形成半导体异质结提升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可进一步提高光电转化或响应效果。
禁带宽度1.5eV的Cu2ZnSnS4材料具有与太阳光谱匹配性好、不含剧毒元素对环境友好、成元素储量丰富、制作成本低、大面积制备简单、性能稳定等良好的性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近年来,Cu2ZnSnS4太阳电池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发展迅速,成为国际光伏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制备 Cu2ZnSnS4的方法主要有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电化学沉积、喷雾热解及溶解 -旋涂、高温裂解法或乙二醇、乙二胺等有机物为溶剂的溶剂热法。但制备Cu2ZnSnS4敏化的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仅有一种采用溶剂热的方法报道(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5,649,704)。但是该法所得CZTS为混合物,存在一定比例的 CuS杂质,会大大影响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增大复合几率,降低光电转化效率。同溶剂热法相比,水热合成法,具有成本极低、无毒、安全性高等的优点,但水热合成法在该领域的发展十分滞后,基本没有相关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