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5779.5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张文龙;曾庆良;万丽荣;于鹏飞;朱岩朋;关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并联 机构 端头 液压 支架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属于矿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巷道与切眼的交汇处称为端头,用于端头部位的支护称为端头支护。端头部位是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等设备的交汇点,又是行人通道、通风、运料及输煤的咽喉部位。端头支护的好坏,是决定工作面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根据有关安全部门统计,在端头的人身伤亡事故占井下事故的60%以上,必须引起重视。
目前,采煤工作面端头仍多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以锚网的支护方式,该支护方法存在很多的不足,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撑力和支撑面都较小,支护效果差。而且当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随切眼向前移动时,需要将切眼两端的支柱一一卸载下来,然后人工搬运到待采区段、再重新进行加压支护;由于这些单体液压支柱的重量和长度都较大,在有限的空间内搬运非常困难,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煤矿生产;有部分矿井采用普通液压支架进行超前支护,但是由于现在的液压支架都是四连杆机构,机构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比较大的内力,而且顶梁和顶板之间不能很好的贴合,容易造成巷道顶板的破裂,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部液压支架和后部液压支架,前部液压支架和后部液压支架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相连接,所述前部液压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前底座、底座连接杆、前顶梁和前立柱,两个前底座的一侧通过底座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前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前立柱,前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前顶梁和前底座相铰接;所述后部液压支架包括后底座、后顶梁、掩护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后立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后底座和掩护梁相铰接,掩护梁的一端与后顶梁相铰接,后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后顶梁和后底座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前顶梁一侧设置有侧护板,在侧护板与前顶梁之间设有侧推千斤顶,侧推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前顶梁和侧护板相铰接。此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在前顶梁外侧安装侧护板,可以对侧壁进行支护,借助侧推千斤顶一方面可以将侧护板支撑在巷道壁上,起到防倒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对工作面液压支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倾倒和下滑。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均采用多级伸缩缸。此设计的好处在于,采用多级伸缩缸,前后顶梁支撑高度大,且支撑高度方便可调。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前顶梁和前底座球铰铰接。此设计的好处在于,采用球铰连接,使前顶梁具有多自由度,实现前顶梁在任意空间位置内的调整。
优选的,所述前顶梁和前底座上均设置有柱窝,前立柱的两端为球形,前立柱的两端置于柱窝内,柱窝上设有盖板。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柱窝上的盖板可有效防止前立柱的球形端头从柱窝内滑脱。
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销轴固定在柱窝上。此设计的好处在于,采用销轴将盖板安装在柱窝上,较其他方式,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与柱窝的连接处设有阻尼装置。此设计的优势在于,阻尼装置可限制前立柱过度倾斜。
优选的,在所述前顶梁和前底座之间设置有三排前立柱。此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三排六根前立柱进行支撑前顶梁,支撑强度大,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推移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前底座和后底座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后部液压支架还包括折叠梁和拉引千斤顶,折叠梁与后顶梁的一端相铰接,拉引千斤顶的一端与折叠梁相铰接,另一端与后顶梁固定连接。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巷道向前延伸、需要移动端头液压支架时,先收回侧护板;
(2)将前立柱全部缩回,使前顶梁离开端头顶板;
(3)后部液压支架的折叠梁进行折叠收缩;
(4)驱动推移千斤顶伸出,进而推动前部液压支架整体向前移动一个步距;
(5)待步骤(4)中前部液压支架向前移动完成后,前立柱全部伸出,使前顶梁重新撑紧端头顶板;
(6)驱使后立柱收缩,使后顶梁脱离端头顶板;
(7)驱动推移千斤顶收缩,从而拉动后部液压支架整体前进一个步距;
(8)驱动后立柱伸出,使后顶梁重新撑紧端头顶板;
(9)重复步骤(2)—(8),直至端头液压支架移动到新的支护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柱浮摇式液压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隧道管片衬砌的机架及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