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56621.X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1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刘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L12/741;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孟峣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ux 平台 配置 节点 交换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实现过程为:首先将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绑定在虚拟的网桥上;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并通过网桥查找其对应的端口,从而使节点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并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检索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名称,然后将启用网桥配置的过程以及取消网桥配置的过程分别定义成新的自定义命令,实现二层交换设备的一键配置或取消。该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节省实验室中的交换机资源,在交换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少更换交换机网络的频率,避免对其他人员的测试工作造成影响,整体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用性强、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服务器研发测试中,为方便对多个节点的管理,经常需要二层交换设备扩展网口数量。对于仅搭载万兆网卡的节点,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万兆交换机,市面上的万兆交换机设计时主要考虑实现大量节点的二层交换,而在单节点的研发测试中需要实现二层交换的节点数量较少,在这种应用背景下使用万兆交换机无疑是对价格昂贵的万兆交换机资源的浪费。相比于其他应用背景,实验室节点资源更为丰富,所以考虑在Linux系统下将多网口节点配置为二层交换设备,实现交换机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首先将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绑定在虚拟的网桥上;
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并通过网桥查找其对应的端口,从而使节点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并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检索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名称,然后将启用网桥配置的过程以及取消网桥配置的过程分别定义成新的自定义命令,实现二层交换设备的一键配置或取消。
所述节点接收数据包并查找其对应的端口过程为:
节点从其中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节点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当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时,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当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且目的主机对源主机回应时,该节点学习到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无需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所述节点配置前包括测试平台搭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准备测试环境、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的过程。
所述测试环境的准备过程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磁盘分区及软件包的选择、BIOS中设置项修改确认。
所述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过程为:
启用配置过程;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检索节点搭载的网络端口名称;
定义命令列别名BREN,配置启用后,使用BREN命令一键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6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