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脱落式缝合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57198.5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林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傅崇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脱落 缝合 | ||
本发明为一种通过人体生理反应加快脱落的快速脱落式缝合钉。它包括连接梁和连接在连接梁两侧的向下延伸的钉脚在连接粱的前边沿固设有向下延伸的推进件。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人体术后产生的水肿效应,带动推进件,进而带动缝合钉加速脱离人体,2配合连接梁的平面板状结构,壁避免缝合钉陷入皮肤内,造成缝合钉不易脱落的局面,3在钉脚上搭配刃状结构,使得缝合钉能够更好的破快组织,辅助加速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脱落式缝合钉。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需要对指定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切割,同时需要对切割的部位进行缝合,现有手段,是通过吻合器配合缝合钉来对切割部位进行缝合。现有的吻合器用缝合钉,其整体结构为U形,钉脚以及连接梁的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术后缝合钉脱落时间较长,且少数缝合钉不易自动脱落,碰到较长时间未脱落的缝合钉,一般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进行拆除,增加患者的时间与精力,由于缝合钉的位置位于体表处,长时间未脱落的缝合钉,患者可能抱有侥幸心理,自行取下,由于缝合钉的拆除有一定技巧,患者在拆卸过程中,会因为急躁的心理而强行拽下,进而导致感染,申请号为201510546035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钉脚带有刃状结构的缝合钉,通过人体组织自身排斥异物的原理,配合刃状结构加速缝合钉的排斥。但是这个过程会根据不同人体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可能会有较多的人在术后缝合钉脱落的速度加快,但是存在少部分人在缝合钉脱落的速度加快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人体生理反应加快脱落的快速脱落式缝合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连接梁和连接在连接梁两侧的向下延伸的钉脚在连接粱的前边沿固设有向下延伸的推进件。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人体术后产生的水肿效应,带动推进件,进而带动缝合钉加速脱离人体,2配合连接梁的平面板状结构,壁避免缝合钉陷入皮肤内,造成缝合钉不易脱落的局面,3在钉脚上搭配刃状结构,使得缝合钉能够更好的破快组织,辅助加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系另一个角度的使用状态图;
图3系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后视图;
图4系缝合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系缝合钉钉脚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系缝合钉钉脚的另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7系推进件为网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8系推进件为杆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9系推进件为栏栅状结构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连接梁,2钉脚、3推进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包括连接梁1和连接在连接梁1两侧的向下延伸的钉脚2,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粱的前边沿固设有向下延伸的推进件3。连接梁1两侧的钉脚2与传统缝合钉中连接梁1和钉脚的位置和作用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连接粱的前边沿设有一块向下延伸的推进件3,设置推进件的作用,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缝合钉的时候,缝合钉固定的同时,推进件的位置刚好紧贴于皮肤边沿,一般来说进行外科手术,特别是包皮手术后,皮肤边缘会出现水肿现象,这个过程一般持续3~7天,推进件便是通过水肿现象,带动整个缝合钉向皮肤边缘运动,带动其加速脱落。
如图4、7~9所示:一般来说,所述的推进件3为板状结构或网状结构或杆状结构或栏栅状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水肿组织带动推进件运动的结构都可以,其中以板状结构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7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力线套扎器及弹力线的设置方法
- 下一篇:水暖递增温热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