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8553.0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新;程远;蒋泽生;何国林;张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乔建聪 |
地址: | 51028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 单孔 腹腔镜 穿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就意味着患者必须接受手术中的巨大创伤及手术瘢痕。然而,医生及患者都期盼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创伤。以此为背景,“无疤、无痛”成为外科发展的方向。
单孔腹腔镜手术作为“无疤手术”的杰出代表曾被评为2009年美国十大医疗新闻之一。术中多选择脐部作为手术入路,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显著。
在2010年美国胃肠内镜医生年会上达成共识: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无论在手术指针、禁忌症及效果方面,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无明显差异,有望取代传统腹腔镜手术成为胆囊切除术新的“金标准”。
然而,尽管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趋势,但受到操作器械等因素的限制,单孔腹腔镜技术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难以在一些大、中型腹部手术中实施。
具体来说,在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时,首先借助手术刀在患者身体上(通常为脐部)形成一定尺寸的创口,然后将穿刺器插入该创口,此后将所需的各种手术器械经由穿刺器而通入患者体内,以便进行各种手术操作。
而现有的单孔腹腔镜穿刺器无法令人满意地实现较多数量的手术器械同时插入且互不干涉地进行各种手术作业。这是因为:现有的单孔腹腔镜穿刺器采用了柔性较差的板体结构,并且在板体结构上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微型接口,用于驳接各种手术器械;由于板体结构本身的柔性不足,并且板体结构上分布的各个接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不变,因此,当将各种手术器械经由上述微型接口而进入患者体内时,这些手术器械需要由不同的外科医生操作,以便对患者体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进行处理,这样就意味着虽然这些手术器械从穿刺器集中进入了患者体内,但是一旦进入患者体内之后,这些手术器械的作业空间跨度很大,因此容易出现器械之间的干涉,为避免干涉,需要这些器械在穿刺器上就可以相互调节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然而上述现有的穿刺器的微型接口之间的位置固定不变,而无法调整,因此手术器械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也难以根据手术需要而做出调整,从而引起了手术器械之间的互相干涉,进而给手术的开展带来不便;并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杂手术的顺利实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单孔腹腔镜穿刺器,以便减小甚至避免多种手术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小甚至避免手术器械之间相互干涉的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套、设置在所述手掌套的底部并且与之导通的手腕套、设置所述手掌套的顶部并且与之导通的多个手指套、设置在每个手指套末端的固持器、弹性卡设在所述手腕套顶部内侧壁的支撑套筒及弹性卡设在所述手腕套底部内侧壁上的弹性卡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由于本发明的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中采用了由一体成型的手掌套、位于手掌套底部的手腕套及位于手掌套顶部的多个手指套形成的柔性手套型结构,因此各个手指套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自由调节,比如相邻手指套之间的形成的张角可以变大或变小,并且由于手掌套可以横向卷曲,因此各个手指套可以互相并拢,这样就可以在立体空间内而不仅仅在平面内调节任意调节手指套之间的张角,从而当将手术器械经由各个手指套上的固持器而进入柔性手套型结构内并且最终进入患者体内时,这些手术器械之间在患者体内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而被医生自由调节,从而减小甚至避免了器械相互之间的空间干涉,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程度,大大减小了手术时间,同时这种器械之间的位置可调性也便于开展更高难度的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a-2c分别展示了与图1所示的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的各个固持器配合的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图;及
图3展示了本发明的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8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