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轨系统中轨压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8732.4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先进;龚笑舞;杭勇;林涛;马二林;王伏;庄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22 | 分类号: | F02D4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韩凤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中轨压 传感器 故障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轨系统中轨压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属于内燃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压共轨系统中,轨管内燃油压力的准确测量是共轨系统轨压控制的出发点,目前共轨系统大都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量。压力传感器的时漂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图5列举了常见的几种故障类型。故障A:零点和线性度正漂移,故障B:零点和线性度负漂移,故障C:仅线性度正漂移,故障D:仅线性度负漂移,故障E:非线性。
中国专利CN102037299A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共轨喷射系统中识别故障尤其轨压传感器的漂移的方法。此方法是在出现启动问题时诊断轨压传感器。此方法存在的缺陷是诊断的故障现象并不全面,因为当轨压传感器发生漂移故障时,不一定出现启动困难,只有当实际轨压值远小于传感器测量值时才可能出现启动困难。而当轨压传感器发生负向漂移(即实际轨压值大于传感器测量值,如图5中的故障类型B、D)和实际轨压值略小于传感器测量值时的正向偏移(如图5中的故障类型C),此方法无法检测到。
中国专利CN201210141607.2公开了一种共轨系统中轨压传感器漂移故障的诊断方法。此方法是在高压共轨发动机启动前和停机后完成,在满足漂移故障监测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比较轨压值和大气压力值,实现对轨压传感器漂移故障的检测。该方法利用停机后轨内油压等于大气压力,从而使用大气压力传感器对轨压传感器进行检测。然而很多控制策略中,在停机时轨内燃油压力仍然维持在一定的轨压,以减少能量损耗以及便于下次启动。此外,该方法检测轨压传感器在压力等于大气压力这个点的漂移情况,此时的压力约为1bar。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芯片的AD采样精度决定了轨压采样精度在1bar左右,所以,参考对象选取不合适。另外,该方法也无法检测只有斜率发生变化的漂移(如图5中的故障类型C、D)。故该方法诊断的故障现象也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针对轨压传感器故障特性,提出了一种轨压传感器故障特别是时漂故障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故障检测方法是:在启动过程,利用电子限压阀开环控制轨压,防止轨压传感器漂移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在特定工况下,提供足够的燃油,查表获取目标轨压,根据目标轨压设定电子限压阀控制电流,读取轨压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并存储在对应内存里;所述特定工况指发动机禁止喷油且油门为0的工况,且满足设定时间间隔;在停机过程,不再进油,按照所述特定工况下的方式控制实际轨压并存储轨压传感器测量的压力数据;各工况数据获取完整后,分析不同点的压力特性,判断轨压传感器是否故障。
具体的,在所述启动过程,设定进油阀为最大进油,目标轨压取正常查表轨压、启动前采样轨压与轨压域值之和中的大值,根据实际目标轨压设定电子限压阀控制电流,开环控制轨压。这样可以防止轨压传感器漂移导致实际轨压小于起喷压力,导致无法正常启动。
要满足一定时间间隔,主要考虑传感器失效是一个长时间的累计过程,不需要频繁诊断,同时也是为了节约能耗。所述时间间隔由计数器累加表示,并与存储在内存中的标定数据比较。
所述电子限压阀控制电流按照从大到小逐渐逼近目标电流的方式控制,以解决电流磁滞效应对实际压力的影响。
读取轨压传感器测量数据时,对每个工况点测量多组数据,并进行滤波。
最后根据单点偏差分析判断轨压传感器是否故障及故障类型。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本发明,可以对轨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准确可靠的判断出轨压传感器故障(包括正偏差、负偏差、仅斜率改变零点不变的漂移、非线性故障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共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启动过程流程图。
图3是运行时检测流程图。
图4是停机过程故障检测流程图。
图5是传感器线形故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目前,越来越多的方案是用电子限压阀取代以前的机械限压阀。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电子限压阀具有控制轨压的作用,将轨压传感器采样值与电子限压阀控制压力进行比较,对轨压传感器进行诊断。
图1显示了实施本发明的燃油系统结构图。输油泵5从油箱1中输送燃油经低压油管3、滤清器4后给高压泵7,进油阀6控制进入高压泵的燃油流量,燃油经高压泵7加压后储存到高压轨管10中,喷油器12通过高压油管和高压轨管10连接。电子限压阀11通过释放高压燃油到回油管8中,降低高压轨管10中的压力,回油管8中的回油最终回到油箱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8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