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血多肽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59779.2 申请日: 2015-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5146544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刘毅;刘永峰;邸多隆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1/305 分类号: A23L1/305;A23L1/327;A23L1/30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方晓佳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鹿血 多肽 软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鹿血多肽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鹿血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由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其它氨基酸组成,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目前,市场上关于鹿血的产品大多是粗成品,如鹿血酒、鹿血粉等,营养成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代研究表明,人类对蛋白质的消耗是将蛋白质酶解为多肽或低聚肽加以吸收利用的。多肽或低聚肽具有吸收速度快、不需消化直接吸收、不消耗人体能量、优先吸收等特点。因此,相对于蛋白质,多肽或低聚肽是较为理想的产品。

在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亚健康人群增多。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营养和保健。

为了延长鹿血的保存时限,提高鹿血营养价值的利用率,出现了鹿血的复配产品。将马鹿血冻干粉、黄芪、五味子和枸杞通过配伍,制备成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保健食品(专利申请号:200510042869.3),以及将鹿血、茯苓、薏苡仁和黄芪配伍加工成鹿血片、鹿血丸、鹿血胶囊等制剂(专利申请号:201010540231.3)已见报道,但鹿血的营养成分未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软胶囊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种制剂,与其它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性好、外形美观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鹿血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与人体营养物质需要提供一种鹿血多肽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鹿血多肽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该软胶囊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在软胶囊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液态组分:植物油30-55%;固态组分:鹿血多肽粉为余量。

所述软胶囊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8%的液态组分鱼油,所述鱼油中DHA、EPA的质量百分比≥40%。

所述软胶囊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5-5%的液态组分紫苏油,所述紫苏油中亚油酸的质量百分比≥40%。

所述软胶囊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2-5%的液态组分软磷脂。

所述软胶囊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4-10%的固态组分枸杞提取物,所述枸杞提取物中β-胡萝卜素和多糖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不小于5%和35%。

所述软胶囊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8%的固态组分紫薯提取物,所述紫薯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质量百分比≥90%。

所述软胶囊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8-7%的固态组分绿茶提取物,所述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质量百分比≥90%。

所述鹿血多肽粉为分子量在5000Da以下的多肽冻干粉、烘干粉或喷雾干燥粉。本发明所用的鹿血多肽是按照申请号为CN201310544988.3中的方法制得:将鹿血经酶解分离纯化制成粉状体鹿血多肽(鹿血多肽含量≥85%)。

所述植物油为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将上述固态组分和液态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研磨至粒度为120-200目,使其中固态物质以细腻的质点形式均匀悬浮于液态物质中,形成油包粉的内容物,最后将所得内容物包裹在胶囊中。

本发明所述的鹿血多肽软胶囊中复配含β-胡萝卜素和多糖的枸杞提取物,增加了软胶囊的护肝、明目的功能;复配富含DHA、EPA的鱼油以及富含亚油酸的紫苏油,强化了鹿血多肽增强记忆的作用;复配富含原花青素的紫薯提取物、茶多酚的绿茶提取物,增强了鹿血多肽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增强了抗氧化的能力;植物油作为溶剂和载体,同时结合了植物油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鹿血多肽软胶囊的用量:该胶囊的服用量为每天0.3g(以鹿血多肽计算),早晚各一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稳定性好,溶散速度快,吸收效果好,无需添加任何乳化剂。所制备的软胶囊各项指标(如崩解度、内容物的分散性)均可满足中国药典要求。

本发明制备的鹿血多肽软胶囊,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增强免疫、增强记忆、护肝和明目等保健功能,并且易于消化和吸收,各营养素的利用率高。该胶囊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绿色、天然、安全,是成年人日常保健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理想选择。该制备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便可行,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9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