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香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9821.0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春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香菇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种植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香菇 ,又名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全国。经僧人交往传入日本。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国,现行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山地栽培香菇的方法。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1) 选取培养木料:
九月份以后,选取生于阳坡5-8 年,直径10cm 的树木,砍伐为长1.5m 的木料;将木料置于通风处放置10-15 天后,开始去枝;去枝后,将木料放置于干燥、通风、向阳处堆成1m 高的井字形;每10 天从下至上、从里至外翻一遍,持续1 个月,即可进行接种;
(2) 接种:
在木料表面每隔5cm 钻一个直径为0.3cm,伸0.3cm 的孔,将菌种塞入孔内,用锯末将孔塞满;
(3) 选择菌种场地:
在6月份,将带有菌种的木料移至山向阳面有树木的地方,树木的树叶具有透光点;将木料放置于树下;
(4) 日常管理:
每隔2 天喷一次水,待菌丝长出后,每隔2 天喷一次水;待到耳芽成熟后每隔4天浇水一次;
(5) 采收。
所述的步骤(3) 选择场地的山地坡度为10-30°。
所述的步骤(2) 中,用肥皂水将木料清洗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山地种植香菇的问题,提供了本发明在山地种植香菇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并且,还大大提高了香菇的产量;本发明产出的香菇质量也好。
另外,本发明利用山地中是树木作为原料,以山地中的树林形成自然遮光效果,便于管理,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本发明仅需种植后喷水即可,便于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1) 选取培养木料:
九月份以后,选取生于阳坡5-8 年,直径10cm 的树木,砍伐为长1.5m 的木料;将木料置于通风处放置10-15 天后,开始去枝;去枝后,将木料放置于干燥、通风、向阳处堆成1m 高的井字形;每10 天从下至上、从里至外翻一遍,持续1 个月,即可进行接种;
(2) 接种:
在木料表面每隔5cm 钻一个直径为0.3cm,伸0.3cm 的孔,将菌种塞入孔内,用锯末将孔塞满;
(3) 选择菌种场地:
在6月份,将带有菌种的木料移至山向阳面有树木的地方,树木的树叶具有透光点;将木料放置于树下;
(4) 日常管理:
每隔2天喷一次水,待菌丝长出后,每隔2 天喷一次水;待到耳芽成熟后每隔4天浇水一次。
(5) 采收。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选择的山地坡度为10-30°。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接种前,可用肥皂水将木料清洗一次,达到好的灭菌效果,避免香菇菌被其它菌类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春英,未经丁春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9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