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0749.3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性 生物 重金属 捕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捕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离子捕捉剂是一种具有螯合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能从含金属离子的溶液中选择捕捉、分离及沉淀重金属。高分子捕捉剂的主要合成途径是利用合成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为分子骨架,通过化学反应引入具有捕捉功能基团而获得。目前,实际研究应用较多的重金属捕捉剂主要有黄原酸酯类和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DTC类),而DTC类衍生物是应用最广泛的。
目前,重金属捕捉剂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方向是围绕提高效率,降低药耗,减少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尽可能利用价格比较便宜的农林化工产品和副产品为原料加工药剂。研究开发新型、高效、无毒(或低毒)药剂。重金属捕捉剂的重要发展方向是采用便宜的农林化工产品和副产品为原料加工成重金属捕捉药剂。目前主要是以淀粉基黄原酸酯作为重金属处理剂的研究较多。迄今为止,所制备的重金属捕捉剂尚存在捕捉能力弱、沉降速度小、稳定性差等缺点,还不能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虽然生物质基重金属捕捉剂目前在工业上没有应用报道,但其环保、低成本、可降解的优势特性一直被行业看好,将成为重金属捕捉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废弃后可环境降解,可以缓解大量非降解类合成高分子重金属,避免捕捉剂废弃物造成的产生二次环境污染,捕捉能力强,沉降速度大,稳定性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发明的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1~40份的大豆蛋白、1~80份的碱、10~100份的二硫化碳、10~300份的水及1~20份的交联剂,它们为质量份数。
所述大豆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大蛋分离蛋白,平均粒径为1~10μm。
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丁烷、乙二醛、丙二醛、戊二醛、己二醛、邻苯二醛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的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1~40份的大豆蛋白加入到10~300份的水,调节pH值,使其呈酸性即pH<3,或使其呈碱性即pH>8,在调节pH值时温度控制在30~70℃,然后溶解1~2小时,再加入1~20份的交联剂,机械搅拌下交联反应3~8小时,再加入1~80份的碱和10~100份的二硫化碳,进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合成反应1~3小时,获得所需的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对低浓度的重金属废水(C重金属离子<10mg/L)同样能发挥捕捉及絮凝双重功能,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能,捕捉能力强;
2、大豆蛋白可作为可再生资源,废弃后可环境降解,可以缓解大量非降解合成类重金属捕捉剂废弃物造成的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3、对多数重金属离子有较高的脱除效率(99.0~99.9%)及较高的螯合容量(1~4mmol/g);
4、合成反应步骤少、成本低和工艺简单,污染少;
5、沉降速度大,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份数均是质量份数。
实施例一
在大豆中提取出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的平均粒径为1μm,将1份的大豆蛋白加入到10份的水,用盐酸调节pH值,使其呈酸性,pH值为2.0,在调节pH值时温度控制在30℃,然后溶解2小时,再加入1份乙二醛,机械搅拌下进行交联反应3小时,再加入1份氢氧化钠和10份二硫化碳,反应2小时,即得到所需的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
实施例二
在大豆中提取出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的平均粒径为5μm,将15份的大豆蛋白加入到80份的水,用盐酸调节pH值,使其呈酸性,pH值为1.0,在调节pH值时温度控制在50℃,溶解1小时,再加入5份丙二醛,机械搅拌下进行交联反应6小时,再加入15份氢氧化钠和25份二硫化碳,反应3小时,即得到所需的水溶性生物质重金属捕捉剂。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0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