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0843.9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尹庆水;程顺巧;张培发;马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吉锐鸿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9 | 代理人: | 王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徒手 置钉外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固定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野外恶劣环境下纯手动组装置钉外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野外环境下,由于突发性自然灾害、战争等情况引起的肢体骨折创伤,为了避免伤员在转移过程由于碰撞引起的二次创伤,或长时间骨头错位对软组织的创伤而导致坏死等,需要对伤员进行骨折部位的即时固定。目前针对肢体骨折创伤,临床上一般采用内置钢板固定或体外置钉外固定系统,对于骨折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但在野外环境下,由于缺乏应有的设备条件,对伤员进行该类固定术变得很是艰难。
现有的野外临时固定采用的固定方式大多是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合板夹紧,此方式只能避免转移过程的碰撞,并不能针对骨折部位处进行临时矫正复位,对伤员日后的恢复很是不利。也有采用置钉外固定系统手术,相对来说置入骨钉难度较大,使用电钻当然可轻松将骨钉植入,但在野外恶劣环境下,污水、沙土等自然物质都能使电钻失效,所以使用电钻等有源置钉设备可靠性低,且质量大,体积大,不易携带,怕摔碰,电源续航能力难以保证。故采用一款性能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受自然环境恶劣条件影响小的体外辅助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对提高伤员存活、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填补目前野外环境骨折创伤临时固定手术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野外恶劣环境下纯手动组装置钉外固定系统,该系统拆卸后简便易于携带,单人可快速完成组装和置钉手术,具有力矩放大功能,即使是女性操作或连续置钉,也不会耗费太大体力,该系统完全采用机械传动,无需电源,对环境敏感度小,可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所述系统由外固定支架、齿轮副机构、骨钉和配套旋转把手组成,所述外固定支架整体成三边封闭虎口形,由上下两弧形杆,带螺纹竖杆,以及螺纹套管组成,所述上下两弧形杆上分别带有内螺纹,可与螺纹竖杆两端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螺纹竖杆,由螺纹带动上下弧形杆产生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控制虎口高度,下弧形杆尾端有加厚支撑座,使用时作为底座作用,上弧形杆尾段带有挖空内槽,可将所述螺纹套管中部凸块卡入内槽,使螺纹套管固定于外固定支架上,所述螺纹竖杆中部有麻花状手柄,可增加摩擦力。所述螺纹套管中部有凸块,可卡入上弧形杆内槽,所述螺纹套管带有管螺纹,可与骨钉管螺纹配合。
所述齿轮副机构是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的行星齿轮副组成,顶部主动轴带动中间小齿轮,中间小齿轮带动3个行星小齿轮,行星小齿轮带动内齿大齿轮,内齿大齿轮带动底部从动轴,完成力矩放大传动,所述齿轮副机构装配有3个滚动轴承,外面是起支撑和密封作用的外套;所述主动轴头部是外六角,与旋转把手配合,所述从动轴输出端是内六角,与骨钉配合。
所述骨钉是高强度金属钉,顶部双螺纹处有轴阵列的自攻刃口,衔接用于固定骨质的宽牙螺纹,中部是与螺纹套管配合的管螺纹骨钉尾端是外六角,可与所述齿轮副从动轴配合。
所述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通过扭动旋转把手,带动齿轮副主动轴,扭力在行星齿轮副传动中完成3倍扭力放大,由从动轴传递给骨钉,骨钉通过管螺纹与螺纹套管配合,由外固定支架整体提供向下的反作用力,使骨钉产生向下旋转的扭力。若从旋转把手输入1KN的扭力,经过扭力放大机构后在骨钉顶端可获得3KN的扭力。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手段,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在保证能适应野外恶劣环境的前提下,可实现骨钉的轻松、准确置入,且不依赖有源系统,拆装简单,携带方便,可满足野外环境高机动性转移和快速实施手术的需求。一款性能可靠,受自然环境恶劣条件影响小的体外辅助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对提高伤员存活、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徒手置钉外固定系统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下弧形杆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带螺纹竖杆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上弧形杆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螺纹套管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齿轮副机构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骨钉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旋转把手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0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砖填充聚苯乙烯泡珠材料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头套式报警吊瓶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