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1484.9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2/56;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的底部设计成框支层,所述框支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且根据建筑功能需要选择所述框支层的层高,并基于隔震理论、框支柱轴压比限值确定框支柱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
S2、至少在最底部两层所述框支层布置阻尼器,通过弹性时程分析方法验算布置的阻尼器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如阻尼器布置合理,且所述框支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允许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则选定的框支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框支层层高合理,否则需进行调整;
S3、对S2中的所述框支层进行配筋设计;
S4、在所述框支层的上方设置上部楼层,在所述上部楼层上布置剪力墙,得到包含所述框支层和所述上部楼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S5、对经过S4得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如在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所述框支剪力墙的最大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则设计可行,否则需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支层的总层数大于等于三层时,在所述S3之后还包括步骤S3':
在第三层以上所述框支层的周边拐角位置设置剪力墙,得到框架剪力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使得框支层固有频率ωn与场地特征频率ω相等或接近,并基于频率方程|k-ω2m|=0计算出所述框支层的框支柱的截面尺寸;其中,k为框支层刚度矩阵,m为框支层质量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方法估算所述阻尼器附加给所述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配筋设计;或者所述S3中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选波原则,直接通过弹性时程分析进行配筋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设计得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支层,和位于所述框支层上方且由所述框支层支撑的上部楼层;所述框支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且至少在最底部两层所述框支层上布置有阻尼器;所述上部楼层布置有剪力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设计得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支层的总层数大于等于三层时;在第三层以上所述框支层各层的周边拐角位置均设置有剪力墙,和/或第三层以上所述框支层各层均布置有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黏性液体阻尼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楼层的周边拐角位置设置有剪力墙,所述上部楼层的其它位置设置有短肢剪力墙或框架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上部楼层周边拐角位置的所述剪力墙的长度为4-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14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智能激光玻璃内雕墓碑
- 下一篇:风机罩和空气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