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1643.5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染化宝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30;C08F220/22;C08F2/26;C08F2/30;D06M15/277;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何国强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再将经表面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单体、含氟单体、乳化剂、去离子水、引发剂、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混合,进行乳液聚合,制得抗紫外线乳液。本发明方法将丙烯酸酯单体、含氟单体、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与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接枝反应,制成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与纳米紫外线屏蔽剂结合的高分子聚合物,克服了紫外线吸收剂、纳米紫外线屏蔽剂单独使用时耐热性差易挥发及纳米粒子易聚集的缺陷,产成了抗紫外线协同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紫外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紫外线对人类健康可能会造成的各种伤害。人们研制出的各种各样的防晒霜和抗紫外线化妆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此类产品的防护能力和作用时间有限,且其产品成份含有的各种重金属会在人体积累,长时间的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并且防紫外线纺织品也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其国内外的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抗紫外线织物的多功能化也将有更好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紫外线防护剂根据防护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屏蔽剂。
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是指能吸收波长为270-400nm紫外线的有机化合物。国内市场上常用的是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多用于织物涂层整理。该类吸收剂有一定的毒性,且耐热性不足,易挥发。
紫外线屏蔽剂大多是金属氧化物或陶瓷粉末,如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陶土、碳酸钙等,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加入织物中,可增加织物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由于无机类紫外阻挡剂的高效性、安全性、持久性,用于纤维时也不会影响织物的风格,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的紫外线透射率较低,较为常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屏蔽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制备的将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屏蔽剂结合的抗紫外线乳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紫外线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再将经表面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单体、含氟单体、乳化剂、去离子水、引发剂、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混合,进行乳液聚合,制得抗紫外线乳液。
本发明方法将丙烯酸酯单体、含氟单体、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与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接枝反应,制成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与纳米紫外线屏蔽剂结合的高分子聚合物,克服了紫外线吸收剂、纳米紫外线屏蔽剂单独使用时耐热性差易挥发及纳米粒子易聚集的缺陷,产成了抗紫外线协同效应。
由于氟有着较低的表面张力,氟硅烷偶联剂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后,使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表面能降低,有利于纳米粒子的稳定,并促进其在分散体系中均匀分散。
乳液分子链中含有氟单体、氟硅偶联剂,且均匀分布,使乳液膜的耐水性得以增强,提高了乳液的使用性能。
可聚合乳化剂除了具有亲水、亲油基外,包括一个反应性官能基团,这种反应性官能基团能参与乳液聚合反应,在起常规乳化剂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以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到聚合物粒子表面,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避免了乳化剂从聚合物粒子上解吸或在乳胶膜中迁移,大大减少了乳胶膜表面的亲水基团,从而能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改进乳胶膜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染化宝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染化宝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1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