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夹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1696.7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张和中;孙健;海港;曹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夹纱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色彩丰富的花色织物时,需要使用相应色彩的纱线,花色织物的色彩越丰富,不同色泽的纱线的品种也相应越多,启用的喂纱梭子同例,因为每一梭子只能向编织机构喂入一种颜色的纱线。于是当要换纱时,那么先前参与工作的梭子便暂时退出喂纱状态,同时由剪刀装置将该退出工作状态的梭子上的纱线剪断并且由夹纱装置夹持,以备进入下一次的喂纱工作,即暂时处于待机状态,而更换了色彩的纱线的梭子进入喂纱状态。由此可知,每当换梭一次,剪刀装置便对纱线剪断一次,同时夹纱装置便将纱线夹住一次。此外当整幅织物(业界习惯称一个片子)编织完毕后,也需由剪刀装置将参与编织的梭子上的纱线剪断并且夹纱装置将纱线夹住。因此夹纱装置是伴随于剪刀装置安装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的端部的(针床的两端均安装),由夹纱与剪纱的协同工作实现剪夹纱的自动化。
关于夹纱装置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CN202175810U推荐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夹线装置”和CN202323305U提供的“针织横机夹线装置”,该两项专利方案虽然各具有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如下通弊:由于夹纱指机构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以下两种均不希望出现但又无法避免的两种情形,一是当遇到纤细的纱线时易被夹断,二是当遇到粗纱线时易挣脱而致夹纱失败。因此如何提高对纱线粗细的适应性成了考量夹纱装置的工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甚有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反复设计与试验,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增进夹纱指机构对不同粗细纱线的适应性而藉以避免夹断细纱线以及避免粗纱线挣脱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夹纱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夹纱装置,包括一滑块和一齿条,在滑块朝向齿条的一侧并且以并行于滑块的高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滑块拉簧槽,而在齿条朝向滑块的一侧以并行于齿条的高度方向的状态并且在对应于滑块拉簧槽的位置开设有一齿条拉簧槽;一回位拉簧,该回位拉簧位于所述滑块与齿条之间并且该回位拉簧的上端与齿条固定,下端与滑块固定,而回位拉簧的中部的一侧容纳于所述滑块拉簧槽内,另一侧容纳于所述齿条拉簧槽内;一夹纱指机构,该夹纱指机构包括前、后夹纱指板、夹纱指板枢置轴、内夹纱指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杆销轴螺钉同轴铰接在所述滑块的上端,并且第一连杆的上端同时与前、后夹纱指板铰接,而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内夹纱指板铰接,前、后夹纱指板彼此通过夹纱指板限位销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前、后夹纱指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内夹纱指板活动腔,并且前夹纱指板构成有一前夹纱指板夹纱嘴,而后夹纱指板构成有一后夹纱指板夹纱嘴,前、后夹纱指板夹纱嘴彼此对应,内夹纱指板与所述的内夹纱指板活动腔相对应,并且该内夹纱指板构成有一内夹纱指板夹纱嘴,夹纱指板枢置轴在依次穿过前夹纱指板、内夹纱指板和后夹纱指板后与所述齿条的上端固定,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夹纱指板夹纱嘴朝向所述后夹纱指板夹纱嘴的一侧构成有一前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在后夹纱指板夹纱嘴朝向前夹纱指板夹纱嘴的一侧构成有一后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前、后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彼此对应,在所述内夹纱指板夹纱嘴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内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其中:位于内夹纱指板夹纱嘴的前侧的内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与所述的前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相配合,而位于内夹纱指板夹纱嘴的后侧的内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与所述的后夹纱指板夹纱嘴斜面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块的上端开设有一连杆销轴螺钉孔,所述的连杆销轴螺钉插入并穿过该连杆销轴螺钉孔并且由连杆销轴限定螺母限定,在滑块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块拉簧槽的下方的位置开设有一拉簧下连接螺孔,而在所述齿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齿条拉簧槽的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一拉簧上连接螺孔,所述回位拉簧的上端通过拉簧上连接螺钉与拉簧上连接螺孔固定,而回位拉簧的下端通过拉簧下连接螺钉与拉簧下连接螺孔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1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图案雕绣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菌防辐射布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