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方式可调恒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2779.8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俞德军;田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德军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8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方式 可调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方式可调恒流驱动电路,包括基准电流源模块、恒流调节模块、缓冲器、恒流输出级模块、电流控制位模块、第一基准电压、第二基准电压和外挂电阻;基准电流源模块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恒流调节模块和外挂电阻,恒流调节模块连接缓冲器和第二基准电压,缓冲器连接恒流输出级模块、恒流输出级模块连接电流控制位模块,其中,恒流输出级模块包含若干个相同的恒流输出通道。本发明将每个恒流输出通道中的第二功率管分成若干组,每组通过电流控制位控制其接入或断开,通过外部写入电流控制位改变功率管接入的数目,达到调节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构成的电流镜的镜像比例,从而达到调节恒流输出值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数字方式可调恒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生活中对信息显示平面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尤其,LED显示屏因具备成本低、亮度高、视角广等优势使用量急剧增大。LED显示屏的使用离不开其所需的驱动芯片,通过驱动芯片来获得可控的电流,实现LED不同亮度的显示,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然而,人们对LED显示屏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性能更好的LED驱动芯片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传统LED驱动芯片采用16通道恒流输出结构,通过外挂电阻来设定各通道恒流输出值。图1为传统LED恒流驱动芯片架构,其主要包括基准电流模块、恒流调节模块、恒流输出模块。其中,恒流输出模块包含若干个相同单元的输出通道模块。功率管ML0与功率管ML1~MLr为宽长比(W/L)相同管子个数可以相同或不同的功率管,ML1~MLr宽长比和管子个数均相同。假设恒流调节模块中PMOS电流镜镜像比例为1:1,则流过ML0的电流为:。由于输出通道模块中的NMOS管和OP构成的反馈回路,使得ML0与ML1~MLr漏源电压相等,又由于ML0与ML1~MLr栅源电压也相等,所以ML0与ML1~MLr构成电流镜。假设ML0与ML1~MLr的电流镜镜像比例为1:n:n…n,则恒流输出端口输出电流为:。
由上式可知,当电压和电流镜镜像比例倍数n在IC内部设定后,IC外要调节恒流输出电流大小需修改电阻。实际应用中电阻往往焊接在PCB板上,不易更换。因此,传统LED恒流驱动芯片设定好输出电流之后,很难再改变输出电流大小。如果可以通过数字方式调节电流镜镜像比例n,那么便可以实现灵活调节恒流输出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LED恒流驱动芯片不易调节输出电流值的缺点而设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方式可调恒流驱动电路,包括基准电流源模块、恒流调节模块、缓冲器、恒流输出级模块、电流控制位模块、第一基准电压、第二基准电压和外挂电阻;基准电流源模块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恒流调节模块和外挂电阻,恒流调节模块连接缓冲器和第二基准电压,缓冲器连接恒流输出级模块、恒流输出级模块连接电流控制位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准电流源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OP、第一NMOS管;第一OP正向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第一OP负向端连接第一NMOS的源端,第一OP负向端串接外挂电阻到地;第一OP输出端连接第一NMOS栅端;第一NMOS源端连接恒流调节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恒流调节模块进一步包括两个PNP或两个PMOS组成的电流镜、第二OP、第三OP、第一功率管、第一PMOS管;第二OP正向端连接第一PNP的集电极和基极,第二OP正向端连接第二PNP的基极和第一NMOS的漏端;第二OP负向端连接第二PNP集电极和第一PMOS管的源端;第二OP输出端连接第一PMOS栅端;第一PNP的发射级连接电源,第二PNP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第三OP负向端连接第二参考电压;第三OP正向端连接第一功率管的漏端和第一PMOS管的漏端和恒流输出级模块;第三OP输出端连接第一功率管的栅端和缓冲器;第一功率管源端连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功率管也包括若干个单位功率管。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恒流输出级模块进一步包括若干个相同的恒流输出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德军,未经俞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2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榨汁机的刀片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生活用清洁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