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5336.4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段晏文;李广利;杨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A61B5/0478;A61B5/049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电信号 传感器 | ||
1.一种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体(1),电解质渗透柱(2),电极(3),以及电连接件(4);所述电极体(1)具有空腔(1.1)本体(1.2)和空腔一端的上封盖(1.3);所述的电解质渗透柱(2)是嵌入固定在电极体的空腔(1.1)中,并与空腔中电极(3)电接触;电解质渗透柱(2)露出电极体的空腔(1.1)之外的端面用于同生物体皮肤接触;电极(3)通过电极体(1)上的电连接件(4)与外电路导线(9)连接;所述的电极(3)为电极体空腔(1.1)的内壁侧面上和内壁顶面上的导电层,电解质渗透柱(2)与所述的内壁侧面上和内壁顶面上的导电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体(1)的本体(1.2)与上封盖(1.3)为一体式结构,该结构是本体(1.2)与上封盖(1.3)为一次成型的整体,或粘结成的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解质渗透柱(2)嵌入固定在空腔(1.1)中的构件是电极体的空腔(1.1)下侧内壁上固定的弹片(8.1),或由空腔下端外固定向空腔内延伸的弹片(8.1),或下端内壁上整体的卡柱(8.2),或下端内壁上整体的止口(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解质渗透柱(2)嵌入固定在空腔(1.1)中的结构是电极体的空腔(1.1)下腔直径小于上腔直径的喇叭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体(1)的本体(1.2)与上封盖(1.3)为能拆分的分体式结构,该结构是本体(1.2)外部的外螺纹与上封盖(1.3)的内螺纹匹配,或本体(1.2)通过卡件与上封盖(1.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连接件(4)为公母扣;外电路导线(9)与导电的母扣(4.2)连接;公扣(4.1)为导电材料,镶嵌、或粘结在绝缘材料制成的上封盖(1.3)端面上,或与上封盖(1.3)一次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连接件(4)的公扣(4.1)为非导电材料,该公扣与上封盖(1.3)通过绝缘材料一次成型;公扣(4.1)其凸起的圆柱上缠绕银丝(5),该银丝(5)与电极(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连接件(4)为固定在电极体的本体(1.2)周边的定位片(6)上的导电片(7),外电路导线(9)与导电片(7)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渗透柱(2)为锥形,或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导电层为电极体空腔(1.1)内壁侧面上和内壁顶表面涂覆的或镀上的银层、或银/氯化银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渗透柱(2)为海绵、或泡棉、或水凝胶、或纤维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53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态训练设备的生理状态回馈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体体质监测片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