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培式天麻种繁育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5398.5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高山乌天麻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培式 天麻 繁育 技术 | ||
1.一种组培式天麻种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料:按照质量分数比为黄豆40%、玉米40%、锯末20%的比例进行配料,每个组培单位选取长度3cm的新鲜原木段,并用温水将黄豆、玉米粒、锯末、原木段浸泡,使其吸足水分;
b.按照每100L液体培养料使用土豆4kg、麸皮3kg、以及质量分数比为石膏粉1%的比例配比,将土豆切片,和麸皮、石膏粉一起煮水,取滤液;融入质量分数比为2%的红糖和2%的葡萄糖,制成液体培养料;
c.把黄豆、玉米、锯末拌匀在组培容器底部铺设,然后把原木段放入不完全淹没,加入液体培养料淹没原木段,封好组培容器,做成培养基Ⅰ;把锯末和河沙分别加水调至含水量50-80%,分别装袋扎紧袋口,做成培养辅料Ⅱ和Ⅲ;
d.把以上三种包装料高温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
e.把成熟未开裂的天麻蒴果表面消毒后放在超净工作台内的无菌滤纸上待用,在无菌条件下把蒴果里面的粉状种子按适量拌入在无菌条件处理好的萌发菌做成拌种萌发菌Ⅳ;
f.关键步骤:
①把以上三种袋装原料冷却至20度,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培养基Ⅰ,在培养基上表面均匀分布3-5个点接入蜜环菌种;
②在完成步骤①的培养基上面加入1cm厚度的无菌锯末Ⅱ;
③在完成步骤②的上表薄薄面铺一层拌种萌发菌Ⅳ或均匀分布经消毒灭菌的5-8粒细小0代乌天麻种子;
④在完成步骤③的培养单位上面充填无菌河沙Ⅲ,密封做成单个培养单位Ⅴ;
g.培养:
①把完成上面步骤f做成的培养单位Ⅴ移入组培室里,在组培架上分层分批摆放;
②在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70-80%条件下培养30-40天;
③观察到培养单位Ⅴ内,蜜环菌长满培养基Ⅰ的表面,向下有白色菌丝体生长,向上有棕色菌索生长,拌种萌发菌Ⅳ所在位置有白色圆球茎形成时,增加培养单位Ⅴ内的透气量,促使蜜环菌菌索大量向上生长。
④完成上述步骤③进入种麻培育阶段,调节室内温度25-26℃、湿度80-90%;
⑤放入0-10℃低温阶段保存20-40天,同时增加培养单位Ⅴ内的透气量;
⑥气温降到10℃经历20天后种子成熟,表皮老化,顶端的白色部分变成微淡红色,即可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式天麻种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容器为组培瓶或塑料袋,用组培瓶宜选用广口大容量的瓶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培式天麻种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第③节中,铺的拌种萌发菌Ⅳ不完全铺满,留10-20%的空隙;也可以选择在拌种萌发菌上面铺3-5cm消毒锯末,然后再铺一层拌种萌发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培式天麻种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第③节中,如果用的是组培瓶,填至距离瓶口3cm;如果用是袋子填至距离袋口5-7cm,留足扎口余量,密封为封盖或是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培式天麻种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把黄豆、玉米、锯末拌匀在组培容器底部铺4cm厚,然后把原木段放入,使原木段没入2cm,留1cm露出黄豆玉米锯末配料的上表面,加入液体培养料直至距原木段上表面1cm,封好组培容器,做成培养基Ⅰ;把锯末和河沙分别加水调至含水量60-70%,分别装袋扎紧袋口,做成培养辅料Ⅱ和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高山乌天麻种植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高山乌天麻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53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场饲料供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产紫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