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洁净光伏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5504.X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人欢 |
主分类号: | H02S30/00 | 分类号: | H02S30/00;H02S40/22;H02S40/20;H02S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净 光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板,特别的,是一种不易粘附灰尘的光伏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深入,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绿色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得以应用;光伏作为太阳能发电,天气的状况是制约发电的最大因素,其次人力所能控制的除了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外,光伏板的洁净度也显得尤为重要;光伏组件表面污浊对齐发电效率的影响相当显著,其一,表面的污浊影响光线的透射率,进而影响到组件表面所接受的辐射量;其二,污物粘附在电池板表面会形成阴影,在光伏组件的局部产生热斑效应,进而对光伏板造成损伤,影响发电效率的同时也会缩短光伏板的寿命;传统结构的光伏板由于采光面朝上,灰尘很容易落在表面,从而引发热斑效应,而采光面朝下则无法高效吸收光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洁净光伏板,该光伏板能够高效吸收太阳能发电,同时受光面不易沾染灰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新洁净光伏板包括有支架、吸光条、反射板和框架;所述吸光条平行的阵列在所述框架内并组成吸光栅格,框架中的每排所述吸光条之间的间隔相同,各所述吸光条的受光面朝下;在所述框架的下方位置正对的安装有所述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和所述框架之间由支架连接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本新洁净光伏板安装在房顶、墙壁或荒漠地区;这些位置接收日照的时间较长、光照也较强;太阳光透过吸光条之间的空隙到达反射板,反射光照射在吸光条的受光面用以发电;相较于传统的光伏板,本发明中的吸光条的宽度远小于框架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根据光的衍射特性可知,被吸光条遮挡形成的阴影在经过反射板的反射后,阴影变得较淡,对吸光条的影响较小;此外,在长期使用中反射板上将积累小颗粒污物,这些污物造成的阴影也因光的衍射特性而逐渐变淡,当阴影到达吸光条时阴影变得模糊,本影区域变得很小甚至消失,此时已无法形成热斑效应。
同时本发明中吸光条的受光面向下,有效防止了灰尘的积累、沉积,同时受雨水的冲刷也有效降低,因此整体的使用寿命明显增长;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精巧,有效防止了传统光伏板的热斑效应,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板由单透玻璃板做成,所述单透玻璃板的反光面朝上;这种使用单透玻璃板的光伏板可以装置于房顶作以家用,室内的居民能够透过单透玻璃板看到房间外的风景,视野不会受到阻碍,同时外界的阳光大部分被反光面反射用以发电,因此这种家用光伏板在高效发电的同时能够保证房间的明亮、通透。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吸光条之间的间隔与吸光条的宽度相等;以便于使透光率和光能吸收率达到最平衡、科学。
作为进一步优选,框架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为吸光条宽度的13倍以上;随着框架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吸光条在反射板上形成的阴影将逐渐变淡,同时反射板上的污物形成的阴影的本影部分也将变小;该数量关系能够保证阴影对吸光条的影响较小,从而无法使吸光条产生热斑效应。
作为优选,在所述框架的上下边缘还安装有遮雨挡板;以便于将雨水导流,减小雨水沿吸光条下表面流动的频率。
作为优选,在所述吸光条之间安装有旋光板,所述旋光板的厚度使光线旋转45度角;在所述旋光板的上表面贴附有偏振片;太阳光经偏振片过滤后形成偏振光,偏振光透过旋光板后旋转45度角,旋转后的偏振光经反射板反射后照射在吸光条上,用以吸光条的吸收、发电,而部分未照射在吸光条上的偏振光再次透过旋光板旋转45度角,此时偏振光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呈90度角,偏振光无法透射出去,该结构有效防止了反射板的光污染,不会影响高空飞行器的视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洁净光伏板用于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光路偏转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人欢,未经马人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5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