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6438.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浦鸿汀;成骏峰;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C08L23/06;C08K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纳米 导电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共挤出汇流器将两台挤出机、两个熔体泵与分层叠加单元连接起来,最后连接上纤维切割模具组成微纳层共挤出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成纤复合型聚合物导电树脂和分隔聚合物树脂分别通过两台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
(2)然后,将熔融挤出的树脂通过流道在共挤出汇流器内汇合,并通过分层叠加单元对聚合物熔体进行叠加与切割;在分层叠加单元中,层结构的熔体先经历垂直切割分成两层料流,后经水平展开以及重新合并,从而使层的数量成倍增加;
(3)然后,经过纤维切割模具切割制备成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和分隔聚合物树脂交替的层状结构纤维;
(4)最后,将交替的层状结构纤维中的分隔聚合物树脂剥离出去,得到尺寸均匀的纳米级导电纤维;
其中,原料组分按质量数计,为:
成纤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100份,
界面润滑剂2-4份,
分隔聚合物树脂5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包括基体和导电添加剂;所述基体为适合熔融加工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选自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偏氟乙烯、聚酰胺、聚乳酸;所述导电添加剂选自碳纳米管、导电炭黑、石墨、碳纤维、铝粉、铁粉、铜粉、银粉、金粉、黄铜纤维、不锈钢纤维、铁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聚合物树脂是任何适合熔融加工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并与成纤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相比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溶解性,选自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聚苯乙烯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界面润滑剂是指在挤出过程中具有润滑作用且与成纤导电聚合物、分隔聚合物树脂不相容的液体,选自硅油、硬脂酸辛酯、硬脂酸丁酯中任一种;所述的界面润滑剂通过另一流道进入共挤出汇流器,均匀分布于成纤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与分隔聚合物树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机熔融挤出成纤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和分隔聚合物树脂的各段加工温度按照对应树脂的常规挤出加工各段温度条件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挤出汇流器是一种双流道模具,连接两台挤出机并会汇集叠加进入分层叠加单元,该共挤出汇流器自带加热装置;所述的分层叠加单元是一种双扭转流道模具,并带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挤出汇流器和分层叠加单元的温度设置采用成纤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树脂和分隔聚合物树脂挤出机口模温度的较高者或比照此温度上浮或下浮10-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层结构纤维通过调节螺杆转速来实现纤维层厚度分布,从而控制两种物料在交替层结构中的体积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聚合物微纳米导电纤维尺寸可调节范围为50nm-700nm。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导电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4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开茧机